第四章:鍾真君(1 / 1)

鍾會剛把那些篆字都刮了個幹淨,忽聽到鍾內人要他速速離去,否則必有大害。

鍾會聞言大驚,心道方才你不是說出來不會相害,現在怎麼又說這樣的話,莫非是騙我不成?耳聽鍾內人不住催促,畢竟不敢久留,當即從寺廟中快步疾出,一路小跑前行半裏許,方才敢轉身回頭看去,卻見寺廟上空黑雲漫布飛沙走石,猶如狂風暴雨前夕之景象,而自己頭頂卻是陽光耀眼萬裏無雲,實在是咄咄怪事。正在驚駭間忽聽一聲驚雷響若山崩,隨即便見一頭身形巨大的蒼猿騰空而起直衝雲霄,瞬間即不見了。

鍾會隻看的是目瞪口呆拙舌不下,半響才回過神來,心中不由有些懼意,他無心逗留急忙沿路前行,好在不多時便到了一個小集鎮,隨便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坐在房中回想起方才之事,兀自後怕不已。

到了晚間二更剛過,明月當空天街夜靜,鍾會倚靠在床頭正自無聊,忽聽得有人在輕敲房門。他將門打開,卻見外麵站著一位相貌俊雅的少年書生,一襲白衣片塵不染,一見他便畢恭畢敬彎腰謝道:“我即是白日巨鍾裏的囚犯,今晚專程來感謝恩公的大德。”鍾會聞言又驚又喜,知是蒼猿前來報恩,急忙將他請入房內,口中連稱“不敢,不敢”。這少年整整衣袖從容入內,對鍾會道:“今日蒙恩公援手,我才得脫離苦厄,天帝已經赦免的我的過失,仍舊恢複了我的仙籍,您的厚德可謂沒齒難忘。今晚適逢我值守,於是便從天宮書院中竊得天書三卷,每卷所載各有奧妙皆不相同,以此作為給您的回報。隻是這三卷天書必須在天亮前交還回去,若被發現我罪責難逃,因此請您在這三卷中任意選擇一卷連夜抄錄下來,待天將亮時我再來取回。”言畢從袖中拿出三卷書籍放在桌幾上,對鍾會拱一拱手,縱身一躍飛出窗口,瞬間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鍾會站在窗前愕然不已,回頭見桌上三卷書籍,心中不由驚喜萬分,急忙將其放在燭下逐一翻閱起來,隻見第一卷天書所載有如《論語》、《孟子》之類,與他所讀儒家百文殊無異處,心中不禁大為掃興,將其扔在一旁又去看第二卷,卻見這一卷上所書有如《陰符經》,《淮南子》之流,更是有些失望,暗道:“此書平淡無奇,不足為習。”隨手又去翻閱剩下的一卷,這一看卻是眼前大亮,原來此卷所述皆為術數,或呼風喚雨,或撒豆成兵,更有吐火吞刀,隔空取物等等不一而足。鍾會大喜過望手舞足蹈,叫道:“我所求者,正在於此。”

當即研墨攤紙,埋頭苦抄,唯恐漏掉一句。不知不覺間窗外雞鳴聲起,恰在此時鍾會已將這卷天書全部抄錄完畢,放下筆剛伸了個懶腰,卻見白光一閃,那少年已立於房中。鍾會急忙站起作揖為謝,少年一眼瞥見他所抄錄的天書,麵上稍有驚訝之色,歎口氣道:“我所盜取的三卷天書,第一卷習之可具帝王之略,第二卷能成將相之才,唯第三卷隻是些遮人眼目的術數罷了,若是用其得法尚能修得善業,若是用其不善的話,恐有殺身之禍,您為什麼非要選這一卷呢?”言畢搖頭不已,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鍾會卻絲毫不以為意,將三本天書交還給少年,少年納入袖中道:“看來這是命中注定的事,我又有什麼辦法呢。我這裏尚有百兩紋銀,贈給您作為路上的盤纏,還望您以後能收心斂性,積德為善才是。”隨即又取出一百兩紋銀放在桌上。鍾會正待答謝,卻見眼前一道白光破窗而出,待追至窗前那少年早已不見了。

鍾會轉身看著桌上白晃晃的銀子,心中暗暗盤算道:“既有這百兩紋銀,足夠我三年吃用,何必再去濟寧寄人籬下受人施舍?”主意打定即收拾行囊踏上歸程,一路上潛心修習孜孜不倦,兼之盤纏充足衣食無缺,與來時的落魄窮窘之狀判若兩人。待長途跋涉回到家中,這書上的經文符咒早已背得滾瓜爛熟。鍾會偶有小試無不靈驗,不由大為歡喜,平日更加勤學苦練,終將書中各種法術盡皆學會。他日日在家中練習,或能攬月於懷,或能捏雷在掌,占卜算卦無不靈驗。不想一日在院外做法之時偶被村鄰看見,當即驚為仙人四處奔走相告,一來二去方圓數十裏人人皆知,上門求仙問卜的不計其數,人稱“鍾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