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影響生命的忠告啟示(4)(1 / 2)

21.你手裏有一支筆,怕什麼?

無論你遇到了任何挫折,你都要堅持下去,不氣餒,不放棄。因為即便在非常絕望的境地裏,終歸還會有一樣東西是你生命中永遠的希望!

汪曾琪是知名的大作家,其作品享譽全球,但他的文學之路異常坎坷。

1946年的秋天,26歲的汪曾祺從西南聯大肄業後,隻身來到上海,打算單槍匹馬闖天下。

日子越拖越久,兜裏的光洋越來越少,可是找工作並不如他想象中那麼容易。能找的熟人都找了,能嚐試的路子都嚐試過了。

終於,有一天下午,一股海濤般的狂躁頃刻間吞噬了他!他一反往日的溫文爾雅,像一頭暴怒不已的獅子,拚命地吼叫。他摔碎了旅館裏的茶壺、茶杯,燒毀了寫了一半的手稿和書,然後給遠在北京的沈從文先生寫了一封訣別信:怪隻怪生不逢時,今日與君一別,隻能來世再見!……

還沒有從自殺情結中解脫出來的汪曾祺很快就接到了沈先生的回信。沈先生在信中把他臭罵了一頓,沈先生說:“為了一時的困難,就這樣哭哭啼啼地,甚至想到要自殺,真是沒出息!你手裏有一支筆,怕什麼!”

沈先生在信中談了他初來北京的遭遇。那時沈先生才剛剛20歲,在北京舉目無親,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就夢想著用一隻筆闖天下。但隻讀過小學的沈先生最終成功了,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大作家。讀著沈先生的信,回味著沈先生的往事和話語,汪曾祺先是如遭棒喝,後來一個人偷偷地樂了。

不久,在沈先生的推薦下,《文藝複興》雜誌發表了汪曾祺的兩篇小說。後來,汪曾祺進了上海一家民辦學校,當上了一名中學教師,再後來,他也和沈先生一樣,成了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

22.有時一定要勇敢堅決地把“不”字說出來

在不利的環境下勇於說“不”,不但是對自我的尊重,而且隻有我們尊重了自己之後,別人才會懂得如何尊重我們。

韓培爾是德國很多有名氣的攝影家。

他剛參加工作不久,姑媽來到柏林看他。他陪著姑媽把柏林轉了轉,就到了吃飯的時間。

他身上隻有50馬克,這已是他所能拿出招待對他很好的姑媽的全部資金,他很想找個小餐館隨便吃一點,可姑媽卻偏偏相中了一家很體麵的餐廳。他沒辦法,隻得硬著頭皮隨她走了進去。

倆人坐下來後,姑媽開始點菜,當她征詢他意見時,他隻是含混地說:“隨便,隨便。”此時,他的心中七上八下,放在衣袋中的手裏緊緊抓著那僅有的50馬克。這錢顯然是不夠的,怎麼辦?

可是姑媽一點也沒注意到他的不安,她不住口地誇讚著這兒可口的飯菜,他卻什麼味道都沒吃出來。

最後的時刻終於來了,彬彬有禮的侍者拿來了賬單,徑直向他走來,他張開嘴,卻什麼也沒說出來。

姑媽溫和地笑了,她拿過賬單,把錢給了侍者,然後盯著他說:“小夥子,我知道你的感覺,我一直在等你說不,可你為什麼不說呢?要知道,有些時候一定要勇敢堅決地把這個“不”字說出來,這是最好的選擇。我來這裏,就是想要讓你知道這個道理。”

如今這一課對所有的年輕人仍然很重要:在你力不能及的時候要勇敢地把“不”說出來,否則你將陷入更加難堪的境地。

23.你可以失去財富,但是決不能失去你的性格

你什麼都可以失去,你絕不可以失去你自己,否則你的生命就不再有意義。

原美國布朗大學校長,現任卡內基基金會主席瓦爾坦·格雷戈裏安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便因病去世了。是他的祖母在伊朗的山區將他帶大的。

格雷戈裏安的祖母也是一個很不幸的女人。由於戰爭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雖然命運對她十分不公,但她卻並未因此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為了讓格雷戈裏安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健康快樂地成長,祖母經常教導他說:“孩子,有兩件事一定要記牢。第一是命運,那是你無法控製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麗,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財富,但是你決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祖母的這句話在格雷戈裏安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24.科學家的時間應當最少地用在生活上

人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如果我們在瑣事上無休止地浪費時間,那在工作和學習上,我們的時間又從何而來?隻有“不屈服於這些事物”,才能擠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習和工作。

卡文迪許出身貴族,封號“爵士”,他有大批存款,是英格蘭銀行的最大客戶。但他終生不娶,不理衣著,全心致力於科學研究,無暇顧及生活瑣事。他的衣服大多是舊式的,扣子掉了也不管,有時褶皺遍身。

一次,他到皇家學會去,順便穿了一件在實驗室工作時被硫酸燒壞了的破大衣,以致被認為是個流浪漢,說什麼也不肯讓他進去,待他通報了姓名,學會的職員才連連道歉,請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