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 我還沒有下出名局
這本書為我重新回味我的人生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作為職業棋手,我是1995年入段的,職業生涯已經走過了18年。
我的18年職業生涯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可以用發生的重要標誌性事件,或者是以成績的上升或下降之類的可見的事實區分開來,但是最重要的是我的內心發生了變化。因為隨著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過度和延續,我看待圍棋和勝負的眼光越來越不一樣了。
我的第一階段是入段後至2000年。這一個階段處於我取得引人矚目的成績之前。這個階段我沒有取得什麼成績的主要原因是實力不濟,但是更重要的問題還是我的心態。坐到棋盤前,我沒有什麼追求的目標,滿腦子想的就是無條件地取得勝利。仔細想一想,我當時的主要問題是根本沒有空閑時間來對圍棋和勝負的世界進行認真的思考,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太大,太深奧。那個時候,我根本無法控製一盤棋勝負給自己帶來的或悲或喜的情緒。隨著棋局中的起伏變化,我的情緒也一同隨著波動。入段後,我的棋局質量不高,成績也不好,完全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我的第二階段是2000年以後至2003年LG杯奪冠。在這一個時期,我慢慢取得了成績。由於之前的各種原因,我沒有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管理。直到一直盼望能夠親眼目睹我奪取冠軍的父親去世,我才真正地對圍棋和我的人生進行深刻的反省。在此之前,我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爭取贏得當下的一盤棋上,並沒有給自己更大、更切實際的遠大目標。但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漸漸清醒地認識到應該如何看待圍棋和勝負,並認識到情緒控製的重要性。
我找到了對於我來說行之有效的情緒控製方法,並在平時堅持不懈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我努力使自己的情緒不再隨著棋局走勢的變化而波動,以便保持最好感覺和狀態。這樣一來,我的實力提高到了一個新階段。2001年,我在LG杯決賽中迎來了戰勝李昌鎬,奪取第一個世界冠軍的好機會。雖然因為求勝心切,沒有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最終飲下失利的苦酒,但是,這場決賽也成為我提升自己的一個很好的契機。2003年,我第二次與李昌鎬在LG杯決賽中相遇,並最後戰勝他,奪取冠軍。
我的第三階段是2003年LG杯奪冠後至休職前。在這一個時期,我經曆了很多,有LG杯奪冠後的驕傲自滿,放鬆懈怠,成績起伏不定,有通過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和豐田杯,東山再起,最後是決定休職。
在獲得LG杯和富士通杯冠軍之後,我有些忘乎所以,沒有很好地進行自我管理。再加上努力得不夠,我的成績開始呈下滑趨勢。雖然我也意識到問題的出現,並且努力去控製自己的情緒,但是成績一旦下降,要想再度提升,其難度可想而知。在狀態無法持續下去的危機下,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成為我進行深刻反省的好機會。經曆過這樣的危機之後,我對圍棋的理解和認識也與以前完全不同了。
在此之前我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圍棋的勝負上,但是,經曆過這次危機之後,我才清醒地認識到勝負並不是圍棋的全部。拋開勝負之外,我感覺到準備對局的過程,下什麼樣質量的圍棋等等,其重要性一點兒也不亞於勝負的結果。雖然腦海裏以前也有這樣的認識,但是僅僅有這樣的認識和在內心裏感受到並進行深刻地體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