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戰:李世石自傳01(1 / 1)

序言 隻有休止符,沒有終止符

序言隻有休止符,沒有終止符

李世石

6歲的時候,對文字我還懵懵懂懂,不能夠完全理解字麵的意義。但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與橫19路和豎19路、有361個交叉點的圍棋棋盤為伴。如今,我的人生在棋盤上演繹了20多年。

棋盤的對麵坐的是常昊九段,我們彼此很熟悉。所有的這一切情況我都非常適應,跟大家也都非常熟悉。我的10歲至30歲的青春歲月基本上都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度過的。但是,如今在這樣熟悉的環境裏,我自己反而成了一個陌生人。棋盤還是熟悉的棋盤,但看起來有些不一樣。就連坐在我麵前的常昊,我也感覺有些異樣。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是這個樣子,和半年前的相比總會有一些新的變化。

在向管理職業棋手的韓國棋院遞交休職書,離開了曾經自以為是人生全部的黑白世界的半年時間裏,我思考了非常多的東西,並對我的人生和理想進行了一番回味。也許是對很多人和事進行了思考,我的心情和態度都與以前大不一樣。現在的感覺與複職後進行的第一場比賽的陌生感也明顯不同。如果說當時是因為長時間沒有對局,會有一些不適應的話,那麼現在不同的是,我對自己仿佛也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對局之前,我五味雜陳,壓力與不安交織在一起,心懷忐忑,心髒總是怦怦地跳個不停。那種感覺好極了。特別是在重要對局,或者是遭遇非常強硬的對手時,這樣的感覺讓我非常享受。那時,我的內心裏湧起一定要贏下這盤棋的欲望。但是,我現在再也沒有這樣強烈的欲望和興奮了,更多的是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從小時候起,我是因為喜歡,才開始下圍棋的。雖然在棋盤前我任何時候都不會有厭倦的感覺,但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思考問題的程度也越來越深了。

還沒有擺脫如履薄冰的緊張感,對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終盤階段。某種程度上來說,似乎已經分出勝負了。現在剩下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等我來確認勝負關係了。最終,常昊投子認負。和昨天的那盤棋一樣,我又一次中盤獲勝。在5局3勝製的決賽中,我一口氣就取得了2比0的領先優勢,拿到了冠軍點。

“一定能奪冠。”

雖然我距離冠軍隻差一盤棋,但是我內心裏已經對奪冠百分百地確定。當然,我也有曾經在5局3勝製的比賽中取得2比0領先的情況下,最終卻被對手連扳3局,慘遭逆轉的痛苦經曆。那個時候,我生平第一次因為輸棋而哭泣。圍棋就是這樣,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因此,任何人都不敢說自己穩操勝券。但是,對於本次決賽,我對奪冠的預感絕對不會錯。

事實上,半年的休職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當決定複職以後,我的目標是在半年或者一年時間裏恢複到休職前的狀態與水平。如果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那將是我非常滿意的結果。

這是我複職之後參加的第一項比賽,而且還獲得了世界冠軍。不要說別人,這樣完美的結果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說實話,在這次比賽中,我的運氣是出奇地好。第一盤棋,我的對手不是職業棋手,而是韓國棋院的研究生。雖然是一盤苦戰,但好在我最終逆轉獲勝。和孔傑的那盤棋,可以說我的運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贏棋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到重要關頭,勝利女神總是會麵帶微笑地眷顧我。

如果父親能夠看到今天的比賽,他該有多麼高興啊。父親非常牽掛我,常說:“我一定要看到小兒子拿一次冠軍。”由於父親沒有能夠在生前看到我奪冠的場景,所以每次拿到冠軍後,我的內心都感覺很痛。

我生長在一座孤島上,名叫飛禽島。父親帶我走上圍棋之路。我的圍棋人生也經曆了很大的起伏,既有如日中天、不知天高的上升階段,也有如下地獄、不知地厚的下滑時候。由於不得已的原因,我的圍棋人生曾經畫上了休止符。但如今,一切又重新開始了。

雖然我的圍棋人生有休止符,但絕對不會有終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