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一生的生殖生理變化與卵巢的生殖內分泌功能變化息息相關。根據其生理特點可分為新生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圍絕經期和老年期六個階段。這些變化體現了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發育、成熟和衰退的生理過程,可因遺傳、營養、環境和氣候等影響而出現差異。
(1)新生兒期。嬰兒出生後4周內稱新生兒期。女性胎兒在宮內受到母體性腺及胎盤所產生的女性激素的影響,其外陰、子宮、卵巢及乳房等均可有一定程度的發育,個別的有少量乳汁分泌現象。出生後脫離母體環境,血中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引起少量陰道出血,這些都是生理現象,短期內均能自然消退。
(2)兒童期。從出生4周到12歲左右稱兒童期。該期特點是體格快速增長、發育,但生殖器發育緩慢。八歲起,內分泌腺開始活動,逐漸出現女性特征,骨盆漸變寬大,髖、胸及恥骨前等處皮下脂肪漸增多。在兒童後期卵巢內的卵泡有一定發育並分泌性激素,但仍達不到成熟階段。女性特征開始呈現。
(3)青春期。從月經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的時期稱青春期,一般在13~18歲之間,是兒童到成人的轉變期。此期全身及生殖器官迅速發育,性功能日趨成熟,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女性所特有征象明顯。此時女孩的音調變高,乳房豐滿隆起,乳頭增大,乳暈加深,陰阜出現陰毛,腋窩出現腋毛。骨盆呈女性型,脂肪分布於胸、肩及臀部,顯現出女性特有的體表外形。
12~13歲左右開始有月經,第一次行經稱為“初潮”。由於卵巢功能尚不穩定,所以月經不規則。初潮後一般要隔數月,半年或更長時間再來月經,一般在兩年左右才漸變規則。
(4)性成熟期。卵巢功能成熟(性激素周期性分泌及排卵)的時期稱為性成熟期,又稱生育期。此階段一般自18歲左右開始,曆時約30年,是婦女生育機能最為旺盛的時期。生殖器官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發生周期性變化。
(5)圍絕經期。指從卵巢功能開始衰退至最後一次月經的時期。可始於40歲,曆時短至1~2年,長至10餘年,又稱更年期。此期卵巢功能由活躍轉入衰退狀態,排卵變得不規律,直到不再排卵。月經漸趨不規律,常為無排卵性月經,最終卵巢功能衰竭,月經永久性停止,稱絕經。中國婦女的平均絕經年齡為50歲左右。由於此期雌激素水平波動或降低,可出現血管舒縮障礙和精神神經症狀。在機體自主神經係統的調節和代償下,大多數婦女無明顯症狀,部分婦女可出現潮熱、出汗、失眠、抑鬱或煩躁等,稱為更年期綜合征。
(6)老年期。一般指婦女60歲以後,機體所有內分泌功能普遍低落,卵巢功能進一步衰退的衰老階段。此期由雄激素在外周組織轉化而來的雌酮成為循環中的主要雌激素。除整個機體發生衰老改變外,生殖器官亦逐漸萎縮。表現為雌激素水平低落,易感染,發生老年性陰道炎,骨代謝失常引起骨質疏鬆,易發生骨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