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貝琳(1 / 1)

貝琳,明代金陵(今江蘇南京市)人,生年不詳。在1456年以前曾在軍中工作,通曉天象,被推薦入欽天監。成化年間(1456~1487年)任南京欽天監監副,在1470~1477年間整理《七政推步》一書,使此得以流傳。

《七政推步》是我國第一部係統介紹回曆和阿拉伯天文學的著作。貝琳說,該書是洪武十八年(1385年)遠夷歸化獻土盤曆法,曆官元統去土盤譯為漢算,而始行於中國。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該書元時傳入我國,明初得其書於元都,洪武十五年(1382年)命翰林李羽中、吳伯宗同回回大師瑪沙伊赫等譯,即是明史中的回回曆法。文中有西域歲前積年至洪武甲子歲積若幹年之語,甲子為洪武十七年,可見此時已譯完,而貝琳說洪武十八年才得到此書是不正確的。

此書共7卷,采用黃道坐標係,周天360度,12宮,每宮30度,度以下全用60進位製。書中係統介紹用本輪均輪法計算日、月、五星位置及交食的方法,是耶穌會傳教士來華之前係統講述托勒玫天文方法的第一本書。它還介紹了回曆曆日的計算方法,其曆元為隋開皇己未(622年),是伊斯蘭教始祖穆罕默德創曆之年。首次從波斯文譯出12個月名、每周7天的計日法和日名。卷6載有277星的中西對照星表,給出了它們的黃道坐標和星等。它在我國天文學史上是一本重要的著作,貝琳也因此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