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經回東土 五聖成真(1 / 1)

卻說莊上救生寺,眾人早起不見僧。

各處尋找無著落,料到出寺奔向東。

從此一年四大祭,小祭二十四回行。

千年不斷金爐火,玉盞常明萬載燈。

金剛香風載四眾,不日送到長安城。

貞觀十六把樓建,望經樓閣已建成。

金剛指示唐三藏,下去繳旨送典經。

悟空說道事難辦,如何牽馬挑擔行。

我等一起來扶送,交給唐王即返空。

八戒挑擔僧牽馬,悟空引師落地平。

太宗百官來迎接,聖僧參拜唐太宗。

問道三人何氏姓,答稱三徒各自名。

唐王三藏騎上馬,三徒擔經進京城。

真是百魔均掃淨,取經功成進盛京。

唐僧舊住福洪寺,鬆樹梢頭俱向東。

寺僧判斷聖僧到,立即整裝前往迎。

見到大駕不敢近,隨著身後跟著行。

唐僧下馬與大眾,共同來到大唐宮。

聖僧師徒立階下,太宗傳宣禦弟僧。

上殿賜坐又問道,經典卷數取經情。

三藏詳把取經事,宗宗件件細說明。

特將金缽作人事,說與皇兄太宗聽。

經典計為卅五部,一藏之數沒有零。

唐王問到三徒弟,是否都是外國生。

聖僧答道名和氏,悟空悟淨和沙僧。

均是天上原星宿,受貶下凡人間行。

悟空孫姓石父母,天蓬元帥八戒名。

卷簾大將沙和尚,白馬原是太子龍。

太宗聞言心中喜,聖僧又將牒文呈。

又問高徒禮貌否,答道原是神妖精。

懇請陛下赦僧罪,太宗笑道何罪刑。

聖僧招呼徒三眾,都到閣內看奇情。

太宗召旨光祿寺,東閣設宴酬勞僧。

師徒百官侍左右,太宗皇帝坐當中。

歌舞吹彈齊嚴肅,當晚謝恩樂無窮。

太宗回宮百官散,三藏赴寺會眾僧。

眾僧迎至寺門外,報道鬆枝頭向東。

長夜相敘取經事,情意綿綿訴別情。

大聖兄弟多穩重,一宿安靜到天明。

次日早朝太宗道,取得真經禦弟功。

無以為酬夜無寐,幾句俚談略表情。

中書官來念於你,書寫成文傳世中。

寫畢即召唐三藏,說道聖教序為名。

聖僧看罷把恩謝,百官齊賀禦筆精。

太宗又召經演誦,選定雁塔寺中行。

寺中塔起潔高台,佛地演經表虔誠。

三藏又奏謄副本,方可布散各寺中。

原本珍藏謄黃寺,永傳萬世來繼承。

長老捧經登台上,方欲誦頌聞香風。

八大金剛高聲道,放下經卷隨我行。

行者弟兄白龍馬,平地而起上天空。

長老放下經幾卷,也從台上飛空中。

太宗群臣空拜畢,水路大會逢開工。

即選高僧於寺內,大藏直經來看誦。

八大金剛香風駕,領著聖僧靈山行。

來去適在八日內,向佛交旨事完成。

如來說道今受職,按功大小分別封。

旃檀功德佛三藏,鬥戰勝佛孫悟空。

淨壇使者豬八戒,金身羅漢是沙僧。

八部天龍為白馬,五聖歸真俱得封。

五聖果位時間裏,佛祖菩薩和聖僧。

揭諦比丘和羅漢,洞仙大神和曹功。

一切師仙均來到,各歸方位都來聽。

一切諸佛和菩薩,願把功德獻眾生。

經典小說西遊記,至此全文即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