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出現第一批生命—
微生物(又稱“原始生命”),大約是在40億年前。時至今日,在廣闊的自然界裏,生存著種類繁多、千奇百怪的各種生物。據統計,世界上現存的動物有110多萬種,還有50多萬種植物和微生物。這些生物的老祖宗是誰?它們是怎樣產生的?生命的起源問題是迄今尚未解開的一個謎,從古至今,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各種假說,真可謂眾說紛紜。
曆史上,對生命的起源問題有各種不同的回答,並產生了很多理論,如”獨創論”、“自然發生論”、“生命永恒論”等。這些理論或認為生命由上帝創造,或認為生命乃自然而然產生,或認為生命源於生命,如同人來自人。後來,隨著科學的進步,在誕生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後,人們才逐漸找到了解開生命起源之謎的正確途徑。19世紀中葉,人們發現在幾百萬種有機物中,有兩種物質是生命的基礎:%一種是核酸,另一種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主要物質之一,是生命活動的基礎;核酸則是生命本身最重要的物質,沒有它,活的機體就不能繁殖,當然也不會出現生命。這就告訴我們,生命是物質的,是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0世紀20年代,蘇聯生物化學家奧巴林和英國生物學家霍爾丹提出了新的觀點。他們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上誕生和進化的過程中,通過化學演化產生的。他們還指出:這個化學演化過程的第一步,原始大氣和海洋裏的無機物化合生成了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第二步,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化合生成了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第三步,生成了能夠自我複製和繁殖的原始生命體。
1952年,美國化學家米勒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在實驗室裏模擬原始地球的外部環境,把”原始大氣”(水蒸氣、甲烷、氨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放入玻璃製成的曲頸瓶中,並從曲頸瓶下部送入水蒸氣,模擬海水蒸發的過程。米勒使用的”原始大氣”的成分構成是美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蘇聯生物學家奧巴林被英國生物學家霍爾丹。他譽為人類研究生命起源和奧巴林一起對生命的的先驅。他在《生命起源》起源提出了新觀點。
一書中把生命起源的曆史分為三個階段:%有機物產生;氨基酸、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具有新陳代謝機能的蛋白質產生。
193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羅德尤裏,他在生命起源研究領域卓有建樹。
1952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的斯坦利米勒希望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導師哈羅德尤裏在奧巴林學說基礎上得出的結論。
RENLEIYUANZUZH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