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我出生在繽紛湘南,在我的心裏那是一片厚實的土地。

從鄉村走出來的二十餘年間,也早已習慣於回望故鄉那一幀未畫完的山水畫,睡夢中常常有一眼汩汩不盡的清泉,流向那日漸模糊的一方水潭中(衡陽美麗的十牛峰下的塘頭是我的故鄉,因為有一口大塘而得名)。當一支鮮為人知的舊曲回響耳畔,當一串似曾相識的眼眸猝然相接,當一個依然熟悉的笑靨映入眼簾時,就會觸電似的顫栗,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淡淡憂傷,一種無言的寂寞的哀怨。

我要感謝我的母親,是她給了我為詩為人為文的才華與良心。如今,不管我到了什麼地方,每每遇到困難與壓力,總會想起母親那些名言警句,她經常勉勵我們做人應該胸襟寬闊,氣度宏大,工作要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待人要真誠,使我們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終生受益不淺。

我母親的一生是偉大的、光明的。她像老黃牛一樣含辛菇苦,忍辱負重,她又像山梁要樣堅韌,肩負著兒女們帶給她的重荷;她那蕩漾著母愛的心宛如大海一樣寬闊博大,裝著兒女的痛苦和歡樂,前途和命運,我無母親教誨,無以至今。一句話:“孝心無價”。

麵對這些嘔心瀝血的文字,我感到愧疚。論才華,談不上,不過是一隻先飛的笨鳥。說實話,寫詩隻是為了盡情傾吐心中的柔情,表達癡情焦慮時的希望與憧憬。寫詩真的不敢說成就了我的事業,這本集子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凝結著我的心血。可是一直都沒有超越自己。

詩,應該具有音樂性和多感性,同時也應該有自己鮮明的獨特的風格。我的詩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他的歡笑,他的歎噓,他的悲憤,不是一般的“低回的流水”,“溫柔的飛雲”。盡管許多人對我的詩,眾說紛紜。然而,我還是希望更多的人來幫助和激勵我。我並不是一個隻為了“往前趕路”而不環顧四周的人。這是一個色彩斑斕的時代,它給予我深切的感受,因而成詩。

光影交織的人生,欣喜也好,悲喜也罷,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願望,我的詩大都在一些意象中注入了自己的希望和失望;痛哭與惆悵……

或許,我是真的缺少詩人的深沉。我愛詩,我隻想把心中那一種迷惘、一種怨氣、一種痛恨傾泄幹淨。

我也是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才論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與誤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憧憬,使我認識了不少的靈魂。或許,這個世界本身就缺少完美,我才去寫詩,用文字去創造美。還是那一句老話,文如其人。感謝曾老百忙中為我寫序!

2011年5月5日於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