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做事效率(二)(1 / 3)

縱容壞習慣

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習慣,通過條件反射自動發揮作用,隻有一部分行為需要大腦來控製。人體這種巧妙而經濟的做法,把大腦從許多單調乏味的瑣事中解放出來了,使它有機會、也有精力從事更高級的活動。因此,有了好習慣,可以使人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很不幸的是,有了壞習慣,不但會使做事效率驟降,更可以悄然導致工作的失職、事業的失敗。

科學家們發現:一個熟練的音樂家在彈鋼琴的時候,每秒鍾能彈奏24個音節。彈奏每個音節時,指令通過神經從大腦傳導到手指、再從手指傳導到大腦。每一個音節要求手指做三個動作一一彎曲、抬高以及至少一次的左移或右移。因此,一秒鍾內手指至少要活動72下,每一下都是本能的,手指的活動已經形成了習慣,在習慣的指導下,手指隨時能夠以適當的速度和力度到達適當的地點。

有的音樂家不僅輕而易舉地做到了這一點,還能在彈琴時和別人進行精神高度集中的談話。由此看來,當習慣根深蒂固時,一個人可以通過習慣而不是神經中樞來指導行動,讓心智解放出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或者進行更有意義的娛樂。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談到習慣時就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而在上世紀90年代的某一天,世界巨富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應邀到華盛頓大學演講,當學生們問“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要富有”時,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於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性格和心態。”比爾蓋茨聽後也表示十分讚同。由此可見,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看重習慣的作用和影響。

但是,某些習慣對人的影響是可笑的,甚至是消極的。人們經意或不經意地養成了一些說話辦事的習慣,這些習慣又成了他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很多時候,他們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連自己都感到困惑的事情。

一位船長,因常年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北極圈活動,習慣於睡在雪地或裸露的岩石上,過慣了這樣的生活後,他發現即便是一搜運輸船上最簡陋的食宿設備對他來說也太奢侈了,船長把他自己的吊床換成了幾把硬椅子。而他的一個老水手離開大海,回到農村之後做了更可笑的事一一多年來他已經習慣了狹窄的甲板,到了開闊地,反而感到不安。於是,他造了一座船形的假山,山頂如同船上的甲板,不僅形狀酷似,大小也接近,他整天就在這個靜止的甲板上走來走去。

一位退伍老兵,在半夜睡覺的時候一聽到汽車鳴喇叭聲便跳起來穿好衣服立正,原來他已經習慣了集合的哨聲,條件反射地把喇叭響當成哨音。他的反應和動作已經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直到他變得老態龍鍾為止。

菲律賓有一個殘忍的殺人犯,監獄對他實施了很殘酷的刑罰一讓他在一張特製的床上睡七年,這張床布滿鐵疾藜,蒺藜尖得恰到好處,既不會剌破皮膚又讓人難以忍受。到了他受刑的第五年,他的皮膚竟然變得像恐龍皮一樣疙疙瘩瘩,他已經能夠在這張布滿鐵蒺藜的床上安然人睡。刑滿釋放後,他竟然要為自己定做這麼一張床!某些痛苦不堪的事情,一樣可以成為習慣。

我們總是容易忽視習慣形成的生理基礎。對一個行為的每一次重複,都會增加我們再次實施它的幾率。我們還發現自己的體內有一種神奇的機製,那就是傾向於不斷的甚至是永久性的重複,而且這種傾向的靈活機敏性也隨著重複次數的增加而不斷地提高。最終的結果是,開始的行為,由於自然的條件反射,成了自動的行為,不再受大腦的控製。

也許你會說,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事,隻有在極端情況下才可能發生。但如果你養成了某種不起眼的壞習慣,它一樣會把你的生活摘得一團糟。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習慣會極大地彩響到你的辦事效率,而你還甘之如飴。比如很多人喜歡將鑰匙隨機放在身上任意一個口袋裏,其結果就是每次開門和打開辦公室的櫃子時都要手忙腳亂地找半天,如果鑰匙一時間找不到,還會破壞自己一天的心情。想想看:這種隨意亂放鑰匙的習慣不是和定製鐵蒺藜床一樣嗎?

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有許多人喜歡在軟件響應慢的時候切換回桌麵,然後反複地點擊鼠標右鍵,並選擇“刷新”。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做並不能加快係統的響應速度,但出於習慣,每天有無數的辦公室白領都會無意識地做這件事。事實上,這樣做的結果是使電腦的響應速度更慢,大量時間就這樣被我們不耐煩的手指殺死了。最可笑的是這個動作還會使工作橫糟失敗,有一次一個產品經理給他的客戶演示幻燈片,使用的是對方提供的電腦,當他習慣性地在右鍵菜單中點選“刷新”時,係統死機了。結果因為這個行為,他在客戶麵前尷尬地站了半天,最後項目告吹,因為對方認為他辦事毛毛糙糙,難以合作。而他心裏還非常不服氣,認定這完全是對方公司部門的工作失誤。看看這個產品經理,他的“遭遇”難道不像前麵提到的那個退伍老兵嗎?他點擊右鍵進行刷新的行為根本就是無意識的習慣,而這個習慣能夠在不經意間毀掉他的項目和升遷機會。

如果說將鑰匙放在身上找不到是一種難以察覺的壞習慣,那麼把鑰匙鎖進門裏就是一種令人羞愧的醜事了。事實上,許多從事管理的人也有這個毛病。職場中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有個部門經理特別管不好自己的鑰匙;不是弄丟了,就是忘記帶,要不就是反鎖在門裏邊。而他的401辦公室就隻有他一個人,老是撬門也不是個辦法,配鑰匙時便多配了一把,放在402辦公室。這下無優無慮了好些日子。有一天,他又沒有帶鑰匙,恰好402房間的人都出去辦事情去了,他又吃了閉門羹,於是他在403也放了鑰匙。外邊存放的鑰匙越多,他自

己的鑰匙也就管得越來越鬆懈了,為保險起見,他幹脆在404、405、406……都存放了鑰匙,多多益善。最後變成這樣,有時候他的辦公室所有的人都進得去,隻有他進不去,所有的人手上都有鑰匙,隻有他的鑰匙無處可尋。到這時,他那扇門鎖住的,就隻有他自己。這個笑話固然有些誇張,但生活中如此依賴於習慣、不願意改變壞習慣的人確實比比皆是。你若不清醒地認識到壞習慣的嚴重後果,必然會像這位可憐的部門經理一樣被傳為笑談。

習慣之所以有那麼大的效用,就是因為它可以提供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會輕易消滅成功的可能性。

壞習慣就像一棵長彎的小樹,你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弄直。要想糾正它,你可以搬來兩塊大石頭,夾住它,用繩子捆緊。它不是一朝一夕能糾正的,這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在這期間,你不能做任何強化壞習慣的事,否則就會功虧

現在你可能會問:“我應該怎樣做才能改變一個壞習慣?”智者的答案是:你當初怎麼養成這個習慣,現在就怎麼來克服它。倘若以前你一步步墮人了惡習,現在就一步步走出泥淖。倘若以前你屈服於誘惑,現在就堅定地拒絕它。

上層人把握規律事半功倍

在古代,總結規律、把握規律往往是智者的專利,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善於掌握規律的人自然而然地成為上層人。到了今天,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已經不再有高低貴賤之分,但任何人要想在事業的競爭中勝人一籌,他仍須善於思考、掌握規律,熱衷於提高效率,把簡單的重複性勞動壓縮到最少。

有準備才有效率——隨時準備好奔馳,才能跑得足夠快

有一天軍營裏的夥夫把一頭新買的豬暫時關到馬廄裏,打算養肥一點給將士們做菜。天黑了,該睡覺了,豬鑽進一個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過了很久,戰馬還站在那兒不動。豬問馬為什麼還不睡。馬回答說,自己這樣站著就算已經開始睡覺了。豬覺得很奇怪,就說:“站著怎麼能睡呢,這樣是一點也不安逸的。”馬回答說:“安逸,這是你的習慣。作為戰馬,我們習慣的就是奔馳。因為隻有跑得足夠快,才能夠在戰場上生存。實際上,戰鬥不光發生在戰場上,敵人在夜間偷襲軍營時我們也必須很快打起精神。”聽到這裏,豬打斷它說:“等等,難道在軍營裏也會不安全嗎?”戰馬答到:“當然,我已經經曆過幾次這樣的事了,敵軍的奸細在夜襲之前會火燒馬廄,目的是使我軍失去行動力,我的很多兄弟都被燒死,我是因為奮力掙紮逃脫才活到現在。所以,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也站著,隻有保持這樣的姿勢才能隨時躍起,不至於死得不明不白。我們的祖先在草原上生活的時候,就留下訓誡,告訴我們必須過一種高效率的生活,以躲避猛獸的襲擊。”聽完這話,豬很困惑地說:“我長這麼大,一直都過著安逸的生活,並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啊!”馬笑著說:“沒有危險就是最大的危險,你既然選擇了安逸,就必須為逸而付出代價,等你肥到一定程度,夥夫就會把你變成食物,你將卑微地死在一把菜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