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話變成童話,猿猴變成了人
人類誕生的故事,曾凝結了你我最初的和最美的想象。
我們或許正急著忘記課本裏的條條定理,或許正忙著擺脫眼前的功名利祿,但是我們一定不願意遺忘那深藏在記憶深處的美麗傳說。我們甚至希望,那些偉大而奇幻的故事,的的確確就是真的!
在中國的古老傳說中,天地是盤古所開,人類是女媧所造。女媧在美麗的山川間行走,看鳥獸奔馳、魚兒嬉戲,欣喜之中又有些憂悶,覺得四下裏缺少了什麼,心有萬種柔情卻不知該向誰傾訴。於是,她便按照自己的模樣,用泥土和水捏出了人。後來,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戰敗以後一頭撞向了不周山,導致天傾地陷、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類流離失所。女媧有才,煉就五彩石,補了蒼天。如果說“女媧造人”的神話講述了人類的起源,那麼“女媧補天”的傳說則再次暗示了氣候變化與人類的不解之緣。
埃及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話與中國的傳說類似。在埃及的傳說中,創造力之神哈奴姆先用水和土塑造了泥人,然後溫柔的女神哈托把生命注入泥人的身體。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傳說中,則是地神用暗紅色的泥土和水做成男、女兩個人,男名蘇克,女名晨星。
古希臘流傳著這樣的故事,人類是由天神普羅米修斯和他的兄弟伊比米斯所造的。伊比米斯性格浮躁衝動,容易事後後悔。在創造人類之前,他先創造了動物,賦予它們體力、速度和勇氣,贈與它們羽毛、皮毛和翅膀。可到創造人類的時候,可饋贈的生命的優勢和長處已經用完。伊比米斯追悔莫及,隻好向普羅米修斯求救。聰慧的普羅米修斯接手了創造人類的工作,他把人類的外貌塑造得像神一樣高貴,並前往天庭借了太陽的一點兒火種,點了一把火炬帶到了人間,使之成為人類最好的防身之物。人類便從此優於其他動物。
在基督教的《聖經》中,上帝用六天的時間造了天地萬物,在第七天裏創造了人。
關於人類起源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依靠各種神力造人的版本,占了其中很大的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就在這“神造人”的故事中感受自己作為萬物之靈的偉大,直到有一天,一個名叫達爾文的英國生物學家的出現,才把“神”與“人”一起拉下了神壇!那些曾是宗教所宣揚的人類起源故事,逐漸變成了啟迪少年兒童想象力的讀物。
除了眾所周知的講述生物進化論的《物種起源》以外,達爾文還有另外一本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在這本書中,達爾文用生物進化論來論證人類起源於動物,確定了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以及人和高等動物之間的血緣關係。
後世的科學家們結合當代的考古成果,給人類的進化列了一份時間表:古猿(1400萬~800萬年前)——南猿(400萬~190萬年前)——猿人(170萬~20萬年前)。從這份時間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古猿”與“南猿”之間空缺了400萬年,“南猿”與“猿人”之間空缺了20萬年。對於其間進化的關鍵階段,至今還未找到過渡種類的化石。因此,科學家們又對於人類起源產生了疑惑。
1960年,英國人哈代提出“海猿說”。他指出人類與海洋生物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如都沒有濃密的體毛、有皮下脂肪、淚腺會分泌及排出鹽分等,所以,他認為在800萬~400萬年前,古猿曾下海生活,之後重返陸地,就是這一支有過“下海”經曆的海猿進化成了人類。但是這個理論無法解釋400萬年的化石缺環,人類至今也沒有發現海洋古猿化石。另外一些科學家們提出,在400萬年空缺中,古猿與某種海洋生物發生了基因重組,即“海陸雙祖複合說”,但至於是哪一種海洋生物尚無證據。還有科學家認為,人類的祖先是外星人與地球雌猿交配結合而來的。
盡管存在很多分歧與爭論,但世界上多數科學家們依然認同達爾文的觀點——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達爾文富有邏輯力量的論證,想象一下在西方世界神學統治一切的時代,這樣的聲音是多麼振聾發聵。
達爾文首先論證了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然後又進一步論證這種動物其實就是古猿。
在第一步的論證中,達爾文肯定了人類同其他動物一樣具有變異的能力,而且各種變異,包括身體結構、生理特點、精神和心理特征等,都是可以被遺傳的;人類的形成,遵循“自然選擇”等生物進化規律;人類在與其他動物的生存鬥爭中所具備的優勢,一方麵來源於身體的特征,另一方麵是依靠人類的高度智慧和社會習慣,如語言和文字、互助與合群性等。支撐這些論述的是大量的研究證據:人身體上還保留著一些已經退化了的痕跡,如動耳肌、第三眼瞼、盲腸、尾椎骨等;人還會出現一些返祖現象,如個別孩子出生的時候還留有尾巴、臉上長毛,以及個別婦女有雙子宮等。總之,人不是由神所創造的。
在第二步的論證中,達爾文說明了人猿是哺乳動物中與人最相近的親屬,人和猿在根本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推測人類應該來自舊大陸的某種古猿,並且謹慎地指出,這種古猿不應該和現存的類人猿相混淆,因為現存的類人猿有它自身獨特的發展道路,與人類的祖先古猿並不一樣。他說:“可能世界為人類的發生作了長久的準備,這是對的,因為人類起源於一連串的祖先,這一連串的祖先中隻要失去其中的一環,就沒有人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