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飛天就一直是人們的夢想。在中國,人們很早就開始製作木鳥,以此寄托人類渴望在空中飛行的夢想,而被稱為人類最早飛行器的風箏的起源就和木鳥有關。但是,其並不能把人類帶上天空,直到熱氣球被發明,人類才實現了在空中飛翔的夢想。1927年,美國人格雷乘氣球升空,創造了12900米的高度紀錄,1933年,“蘇聯1”號氣球升高到19000米;同年前蘇聯又創造了22000米的新紀錄。後來飛艇、飛機的出現使人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度。
人類並沒有把目光局限於天空,在航空成就的基礎上,人類開始了航天探索。1957年10月4日晚,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在前蘇聯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標誌著人類航天時代的真正到來,人類在飛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古人的飛天夢
從古到今,人類一直夢想有朝一日能飛上天空,像鳥兒一樣自由地飛翔。古人們對鳥兒具有的這種天才而神奇的本領非常地著迷,認為人類也一定能學會飛翔,於是,古人們便做了許多在我們今天看來十分可笑的事情。
人類對鳥的崇拜,體現在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之中。在我國的古代,人們就塑造出了“天馬”的形象,它的兩邊長著像鷹一樣雄健的翅膀,古希臘的太陽神,也被描繪成頭戴翼帽、腳蹬飛鞋的樣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諸如《天方夜譚》中飛毯的傳說。
不過人類並沒有停留在幻想上,有不少令人看起來是“愚人”的先驅,做出了不計其數的驚人嚐試。
1900多年以前,我國西漢的一位“飛行家”,在當時的國都長安舉行了一次飛行表演。這個人用大鳥身上的羽毛做成翅膀,據說飛行了數百步遠。
不過也有人並沒有這麼幸運。一個名叫約翰·達米安的青年人,用雞的羽毛做成了一個像鳥一樣的翅膀。他希望用這副有趣的翅膀,撲翼飛機從蘇格蘭飛到法國。有一天,他信心十足地站在蘇格蘭的斯特林城堡的高牆上,展開翅膀,扇動著跳了下去……
奇跡沒有產生,他墜地並摔斷了大腿骨。尤其可笑的是,他並不認為他的這種行為是愚蠢的,卻將飛行失敗歸咎於沒有使用老鷹的羽毛做翅膀,因為他認為雞屬於不會飛行的地麵禽類。
人類從天空到太空的征程17世紀時,一位土耳其人自製了一副飛翼,從高樓上跳下,據說很幸運地飛行了好幾千米遠。
同樣是另一位土耳其人,他沒用飛翼,而是穿上一件寬大的鬥篷,裏麵用硬枝條撐著,希望能像蝙蝠一樣飛行。飛行中,鬥篷內的一根枝條折斷,鬥篷無法撐開,他便墜地而亡了。
有的人認為雙臂沒有勁,靠雙臂扇動翅膀是飛不上天的。於是,便有人用雙腿綁上翅膀,用腳蹬著試圖飛行。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藝術家達·芬奇,對鳥類和蝙蝠的飛行進行了觀察和研究,設計出了一種用腳蹬來撲動翅膀的“撲翼飛機”,然而,也沒有成功。
為什麼人類即使有了像鳥一樣的翅膀,還無法飛行呢?道理很簡單,人類沒有鳥類那樣發達的胸部肌肉,那樣快的心髒跳動和新陳代謝功能,也沒有鳥兒一樣光滑的流線型體形。
一隻鴿子大約340克,所發出的飛行功率為00256馬力,相當於每千克體重發出0075馬力(1馬力=735499瓦),它的胸肌約占體重的1/5。而人類最好的運動員,能發出的功率為05馬力,按70千克體重計算,每千克體重不過0021馬力,僅為鴿子的1/4。如果人想僅僅憑借自身的力量飛行,還需要長15千克的胸肌和臂肌,胸部的骨頭也要向外突出1米才行。另外,人類的心髒相比鳥類要弱一些。人的心髒僅僅占整個體重的05%,而鷲鳥的心髒卻占其自身體重的8%之多,可以做許多飛行特技的小蜂鳥,心髒竟占整個體重的22%。
由此,人們可以得出結論,人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作撲翼飛行的。
人類最早的飛行器
中國古代最早發明了風箏人們都知道,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的萊特兄弟。但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飛行器則是我國的風箏。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裏就掛著一隻中國風箏,上麵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做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前478~前392),曾費時3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