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十萬軍兵反應過來之時,葉楓早已衝散眾軍,長驅直入。接而葉楓馬上一蹬,整個人淩空躍起,手中長槍一刺,一挑,僅兩個動作,便將那袁邱處頭頂盔纓挑落地上。
袁邱處料不到葉楓速度快至如斯,吃了一驚,措手不及間有些狼狽,之後袁邱處反應也不慢,即舉起寶劍,與葉楓手中流蘇槍交戰一起,槍鋒與劍鋒相互間磨出星星火光。
“哼!”葉楓僅是少年,力氣卻不比成年小多少,與袁邱處相戰,竟絲毫不落下風,反而穩紮穩打,招式微妙,隱隱間壓製袁邱處。
袁邱處身旁隨從,見自家將軍落得下風,紛紛挑起戰矛朝葉楓背後一刺。而葉楓胯下黑馬,卻有靈性,竟然識得護住,前腳支撐,後腿一蹬,將那幾名隨從踢地倒飛至十幾米外。
袁邱處越戰越吃力,此時他方才後悔,自己小瞧了這名年輕人,終於明白叔父常訓他之話:人不可貌相!隻惜,他今日怕真得命喪於此!
葉楓忽然招數一變,長槍由袁邱處劍鋒滑過,馬前一躍,槍鋒便抵在喉嚨處,生生刺入,橫空一挑,鮮血灑滿空中,袁邱處的人頭,便是落地!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至此那些士兵,依舊在發愣,當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葉楓與那匹黑馬的背影,已經漸行漸遠,到最後,仿佛化作一道亮光,消失在天際!
...
常州江城門一戰,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幾乎成了平民百姓閑談之餘的話題,葉楓亦被民間愈傳愈神,被人們所神化起來,且越談越誇張,甚至被說成袁邱處作惡多端,天理所不容,天庭派葉楓下凡懲戒此人。
當然,這是後話了。
...
黑江城外有一縣,便是當年江縣,隻可惜自當年之事後,江縣一再落魄,到了如今,偌大的江縣,隻有隱約幾戶人口。
城門外,楓樹旁,立著兩道墓碑,一左一右。
左邊的,刻著:“先父葉雲之墓”,其下落款是:“不孝子,葉楓。”,右邊乃刻:“先慈葉門劉氏夫人之墓”,落款處同樣標著:“不孝子,葉楓。”
兩道墓碑前麵,一名少年跪立於此,哭著:“爹、娘,孩兒給您報仇了,這袁邱處的人頭,孩兒拿來祭奠你們的生靈!”說罷掏出一個木盒子,將盒子打開,上麵露出了一個猙獰的人頭,雙目睜睜,鮮血已然凝固,成了黑色固體。
這名少年,便是葉楓。
葉楓又磕了幾個響頭,方才起身,從背包裏取出一瓶酒,往空中一灑,不知是為酒香刺鼻,或者觸景傷情,葉楓眼角已有幾道淚花,哽咽著說:“爹娘,你們黃泉路下,可以安心了!”
葉楓將酒揮空,騎上黑馬,催馬走,望著滿地楓樹,心中思緒化作萬縷千絲,如潮如湧。
十六載如一日,其中的艱辛,又有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