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對於當爸爸的欣賞女兒打架本事的態度置之一笑。現代社會,男女性別的區別越來越模糊,女孩子不再能夠一輩子躲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和丈夫的保護,不論結婚與否,她們都必須自己站出來、用雙手捍衛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以及尊嚴。
最欣喜若狂的是龐家媽媽,她第一次鄭重其事地與小兒媳婦商量,能否讓唯一的孫子還是姓龐——唯一的孫子喲!陳驊晟本人則無所謂;陳家二老也無所謂,反正有當媽媽的在,孩子們絕對會更愛外婆外公,姓什麼真的沒那麼重要。
第五個月的時候,難受感更明顯了。若不是有頭一胎的經驗,加之老人們的期待,陳驊晟搞不好會火大到幹脆不要這個孩子了。
可,她不過心底抱怨一下罷了,連脾氣都基本沒有轉嫁到老公身上——他是無辜的,而且還是她自己先提出要第二個孩子的。
陳家媽媽倒是相當高興地忙裏忙外:外孫呢,而且還有做飯打掃接送孩子的保姆,工作量真的不大。
現在陳驊晟租住的地方完全可以住兩對大人和一個小孩,嗯,肚子裏的不算。而且等孩子周歲的時候,新的房子估計已經裝修後吹過半年了,這樣就可以住了——他們買的是裝修房,這樣省力些。
醫生也對陳驊晟的狀況很滿意。大人和胎兒的體重、營養控製得很好,看來第二胎會相當順利。
最苦累的是陳驊晟本人。有孩子的負擔,還有工作的壓力,身心俱損。
好在她還能控製住自己的負麵情緒,而且樂樂其實還是蠻懂事的,每天還會幫她削兩隻蘋果,早上一個、晚上一個。
最後她算了算時間,室女座的男孩子……好吧,總比室女座的小女兒好養一點點不是!
等到最後幾天,陳驊晟的脾氣徹底壞了,連樂樂都不敢跑來撒嬌。而龐華隻能苦笑,然後盼著趕緊生。
預產期的日子,她先住進醫院。但這回居然是推遲了兩天才發動,而且似乎不太妙。陳驊晟隻考慮了三分鍾就要求剖腹產,醫術也支持,於是直接麻醉了把嬰兒拿出來。
果然是個男孩。
最後掛的恢複的藥,那種慢慢淩遲的疼,令陳驊晟差點把小兒子掐死。剖腹產與順產,一樣的折騰母親。
外頭等著的龐家奶奶連著兩天一晚都沒睡,最後還是跑去廟裏燒了個香才回家睡一會。
兒子取名龐陳,取兩家的姓氏。
陳陳小朋友仿佛知道媽媽不是那麼喜歡他,所以一向很安靜,即使餓了或是拉撒的時候也不太哭鬧,但特別喜歡樂樂姐姐。
樂樂也不喜歡哭鬧不休的娃娃,但是她的這個親弟弟不但很乖,還會在她摸他的時候笑,所以她到處炫耀多了個跟自己特別好的弟弟,還用手機拍了弟弟樂嗬嗬笑著的照片給同學們看。
現在幼兒園的小孩都知道朋友圈了。好在樂樂好動,又沒有理由地不喜歡電腦遊戲,所以並不像很多小娃娃那樣小小年紀就迷上電玩,造成不少問題。
四個月的時候,陳陳長開了,又俊秀乖巧,陳驊晟的肚子在經過無數努力後好了很多,就差最後的一道吸脂和拉皮手術了,這時她才終於找回了全部獨屬於母親的感情。
陳陳基本沒睡過父母的床,而且他也更喜歡一個人啥樂嗬、或是與姐姐在一起。龐家奶奶把他當心啊肝的,但是在冷靜平淡的小兒媳婦麵前不免有些氣短——在教養小孩子方麵,龐家爺爺嚴禁老婆插手,不聽話就再次下調信用卡附卡的額度。
“陳陳,看這裏。”陳驊晟逗兒子翻身抬頭烏龜爬。
“啊——咯嗬……嗯……”小嬰孩還是很喜歡“口糧”媽媽,雖然他現在更愛吃軟嫩的蛋、蘋果、果汁、土豆泥等等各種食物——這一點他與樂樂很像,喜歡吃、給什麼吃什麼,但吃得不多,不算胖,也不算太壯實。
龐華對兒子女兒差不多,並不偏重哪個,而陳驊晟現在徹底克服了孕期的怨氣,該做的絕不會少做。做外婆的多數時間在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外孫,但是更愛能說話能互動的外孫女;奶奶就不用提了,眼裏隻有孫子。
等陳驊晟將肚子上多餘的脂肪、皺皺的皮膚和不算特別明顯的妊娠紋,大部分解決掉以後,就成了美容會所和醫院的活招牌講師,他們也從公司進了更多手工皂和有批文字號的產品。
之後,陳驊晟就開始用更高營養的保養品了。
再不注意的話,皺紋就會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