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回文詩中的循環美(1 / 2)

北京老舍茶館有一副對聯:

前門大碗茶,茶碗大門前

其中的下聯是將上聯倒過來而得到的,它將這家茶館的地理位置,經營特色一覽無遺地表現出來了,但總共隻用了區區5個字。真可謂別出心裁,妙筆生花。

這種對聯叫做回文聯。回文是我國古代文學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方法,有回文詩、回文詞、回文聯、回文句等等。回文的特點是:在一篇作品中,作者精心地挑選字詞,巧妙地安排順序,使得一篇作品倒轉過來從頭讀起,也同樣是有意義的作品。

雖然,由於這種高度的形式主義的束縛,使得大多數回文作品是意義不大的文字遊戲,但唐、宋以來,確實也有不少寫得好的回文,如蘇試的七律《遊金山寺》: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鬆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把它倒轉過來,仍然是一首完整的七律詩: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晚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鬆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這首回文詩無論是順讀或倒讀,都是情景交融、清新可讀的好詩,曆來被視為回文中的上乘之作。再以老舍茶館門前的回文聯而論,也是雅俗共賞、情趣盎然,不失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文學中有回文體,數學中也有一種“回文數”。把一個正整數的各位數字反轉過來,得到一個新的正整數,例如315的各位數字反轉過來得513。後者稱為前者的反序數,也稱為回文數。利用回文數可編出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例如:一個二位數與它的回文數之和是一個平方數,這樣的數最大的是多少?設這個二位數的十位數字為x,個位數字為y,則依題意有:(10x+y)+(10y+x)=10(x+y)+(x+y)=11(x+y)

x+y必須是11與某一平方數的乘積,因x,y都是數字,它們的和不能大於18,所以x+y要滿足條件x+y=11,要10x+y最大,隻有x=9,y=2。所以,本題的答案是92。

回文中還有一種特殊形式的循環句,把一句話寫成一個環形,不管你從哪一個字開始,按一定的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順序讀下去,都是一句意義完整的話。例如下麵的圖中古人寫在圓形茶具上的一句回文。當朋友圍桌而坐,品茗談心的時候,不管你坐在哪個位置,從對著你的那個字開頭,按順時針方向讀下去,都得到一句詠茶的話:不可一日無此君→可一日無此君不?

→一日無此君不可

→日無此君不可一

→無此君不可一日

→此君不可一日無

→君不可一日無此

每一句都合乎語法,貼切通順,用不同的語氣,說明了人不可一天無茶。

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我國一次全國性的青少年智力競賽中,出了這樣一道數學題:“有一個六位數,將它分別乘以1,2,3,4,5,6後仍然得到一個六位數,並且都由原來的六位數的數字組成(隻是排列順序不同),求這個六位數。

這個問題如果嚴格按照邏輯推理的程序,要得出正確的結論,不但需要冗長的計算,而且有相當的難度。在實戰的智力競賽中,由於題目多,時間短,不可能那麼從容不迫地去推理。因此,真正參加競賽的同學僅靠邏輯思維,往往很難有獲勝的把握,有時也要依靠一點靈感和直覺,或者說也要適當的輔以形象思維。

現在我們從另一角度來思考這一問題:

設所求的六位數為x=abcdef,(這裏的a,b,c,d,e,f分別為0至9之間的數字),數學家相信,數學具有某種統一性與和諧性。既然x,2x,3x,4x,5x,6x都是由相同的6個數字組成的六位數,隻是排列的順序不同,這種排列可能具有某種循環關係,換句話說,x,2x,3x,4x,5x,6x可能由x的6個數字依次循環排列而成。或者說,與上圖類似,把a,b,c,d,e,f這6個數字順次寫在一個圓周上,按順時針方向,順次從每一個字開頭讀出一個六位數:abcdef→bcdefa→cdefab→defabc→efabcd→f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