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外國曆史(10)(1 / 2)

華盛頓全名喬治·華盛頓,1732年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的威克弗爾德莊園。1774年他被選為弗吉尼亞的一位代表去參加第一屆大陸會議,1775年6月的第二屆大陸會議他被一致推選他來統率大陸部隊,他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是一位成功的軍事領袖。他的思想對美國憲法的形成雖然沒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對各州批準美國憲法卻起了重大的作用。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是一位堅定的領袖,他保持了國家的統一,但是卻無永遠把持政權的野心,既不想做國王,也不想當獨裁者。他開創了主動讓權的先例——一個至今美國仍然奉行的先例。他執政期間忠誠效勞,分文不取,廉潔奉公,堪稱為楷模。

華盛頓與當時的其他美國領袖如托馬斯·傑弗遜、詹姆斯·麥迪遜、亞曆山大·漢密爾頓等相比,他缺乏創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無論在戰爭還是和平期間,他在行政領導方麵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他任何政治運動都不會達到目的,對美國的形成,麥迪遜的貢獻是重大的,而華盛頓的貢獻幾乎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病逝。

林肯

林肯全名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是世界曆史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領導了拯救聯邦和結束奴隸製度的偉大鬥爭。人們懷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堅強的個性,他一直是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總統之一,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意識,使他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定縣霍爾,9歲的時候,母親去世,幸而繼母對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讀書、學習,他和繼母的關係很融洽。後來,長大的林肯開始獨立謀生,他當過農場雇工、石匠、船夫等。1830年,林肯一家遷居伊利諾斯州定居,在一場政治集會上他第一次發表了政治演說。1834年他被選為州議員。1846年,他當選為美國眾議員。1858年,他發表了著名演說《家庭糾紛》,要求限製黑人奴隸的發展,實現祖國統一。1860年,林肯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羅來納州首先宣布脫離聯邦而獨立,接著密西西比、佛羅裏達等蓄奴州也相繼脫離聯邦。1862年9月,林肯又親自起草了《解放黑奴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頒布《解放黑奴宣言》。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華盛頓的福特劇院裏看戲時,被南方奴隸主收買的一個暴徒刺殺。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國內外的巨大震動,美國人民深切地哀悼他,有700多萬人停立在道路兩旁向出殯的行列致哀,約150萬人來瞻仰林肯的遺容。林肯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為推動美國社會向前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受到美國人民的崇敬,在美國人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過了華盛頓。

列寧

列寧原名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1870年4月22日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辛比爾斯克即今天的烏裏揚諾夫斯克,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和偉大領袖。1887年進入喀山大學攻讀法律,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捕。1895年,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協會。年底再次被捕入獄,14個月的獄中生活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1900年12月,在德國創辦俄國列寧肖像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的機關報《火星報》,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黨作準備。1903年7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及其思想體係的產生,標誌著列寧主義的形成。1905年7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列寧寫成《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指出將革命進行到底,並把它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1908年,寫成《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批判了唯心主義,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扞衛了哲學的黨性原則。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4月,列寧返回俄國,積極準備發動武裝起義,並提出《四月提綱》,11月,在列寧領導下,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曆史發展的新紀元。

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領導人民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三次武裝進攻和國內的多次大規模叛亂,使蘇俄的經濟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軌。1918年夏季,因布勒斯特和約的分歧意見,遭到左派社會革命黨暗殺。1924年1月21日病逝,遺體經防腐處理後被安放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紅牆下的列寧墓中。為紀念列寧,彼得格勒曾改名為列寧格勒,直至蘇聯解體後於1992年1月恢複聖彼得堡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