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夢驚魂(1 / 2)

夜靜如水,趙續春沉沉躺下,轉瞬酣睡。

竹林深處,呼嘯聲驟然襲至。續春自知沒有武鬆的拳頭,撒腿便跑,不過竹深石高,即便走為上計亦難以化險為夷。生死關頭,仰天長歎似乎都異常奢侈。就在眼睛一閉、雙手抱頭、屈膝攤地的刹那間,隻聽得‘嗖、嗖、嗖’三聲響動,伴隨一腔悲鳴,隻剩下清風徐徐。

世界僅存呼吸與心跳。半晌漸過,續春試著睜開眼睛,慢慢拉伸酥麻的身軀,緩緩回首,但見一隻吊睛大蟲被三枝竹箭死死釘於樟樹幹上,雙眼怒睜。續春著實又是一身冷汗,好在虎死人活,有驚無險。慶幸之際,驀生疑慮,射虎之人何在?半身未轉,眼睛所到之處,一人持弓立馬,麵貌清秀、身材修長;銀盔鐵甲,威武之中略帶冷峻;方天畫戟,****青石;紅纓飄飄,淩厲之中暗湧殺機。

驚魂未定,殺機又起,續春不禁又一次酥軟倒地。

“閣下可是高橋林場趙續春?”馬上之人不溫不火地問道。

續春聽到‘高橋林場’四個字,大吃一驚,心想:為何這般熟悉?趙續春又是誰?莫非……未等續春捋順關係,隻見那人跳下馬背,三步並作兩步,飄至將前,並隨手扯出寒鐵利劍。一時間,劍鋒離喉嚨隻有0.01公分。

“林業工人乃真墨跡!何許人也?快快報上名來!”執劍之人火而不溫。

續春仰首而望,本想幹淨利落作答,彰顯男兒氣概,奈何一時未明白“何許人也”,到底是問籍貫還是崗位所在地?續春伏地之際,熟悉的泥土芬芳幽然入肺,令他確信自己便是高橋林場的趙續春。但三思而答,總是沒有錯的,畢竟一問一答之間,或關生死。

“是,我是趙續春。甘肅天水人士,現就職於高橋林場。不知你是什麼人,問我做什麼?”不惑之年的續春拿出十八歲時追女孩子的勇氣,盯著執劍人冰冷的眼睛,聲音略微顫抖著說道。

“此物你可識?”執劍人冷冰冰地問。隻見那人從束腰夾縫間抽出半塊銅鏡,鏡麵為銅,鏡框為質地堅硬、紋理細致、色深古樸、造型奇特的山核桃手製工藝品。

續春雖精通山核桃工藝品的手工製作,但此鏡與己有什麼關係,還是疑惑不解。於是續春冒著生死,繞過劍鋒、起身接過銅鏡,摸著深藏曆史的紋理,抬眼模仿持劍人的腔調問道,“鏡框出自何人之手?”

“我本呂布,卒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被曹操處死前,貂蟬贈我半塊銅鏡,另半塊留於她處。我二人盟誓,奈何橋邊,盡量少喝孟婆湯,來生各攜半塊銅鏡,再續姻緣。可惜我們的誓言被黑白無常窺取,報於閻王,閻王大怒,罰我等待有緣人,教授我磨銅術與山核桃工藝加工術,待我學成,將此銅鏡複原,方能轉世投胎。一千八百多年間,我隻能遊蕩於山林間,琢磨磨銅術和山核桃加工術,前者我已初步掌握,但是後者,我還是不得要領。”呂布稍作停頓,接著說。“而此銅鏡鏡框,出自秦末漢初時天水趙氏族人之手。為尋趙氏精通此手藝的後人,我沿秦嶺山脈自東向西,覓至小隴山林區小沙,在此遇見你,想必你就是我的有緣人,煩請你傳我手藝,解救我於山林?”

續春聽罷,思量許久,心中暗忖:好在我會一二,不然今命休矣!抬眼望著呂布,款款說道“山核桃工藝品加工,說難也難,不過若得其要義,便能巧奪天工。這裏沒有紙筆,我口頭傳授於你,請你謹記。”呂布收劍回鞘,屏氣凝神,聆聽教誨。

續春清一清嗓子,正色說道:“鏡框製作流程大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