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亡國(1 / 2)

話說王金山回到縣城,收拾行裝,又雇了兩個夥計,將霧豪運到京城變賣,賺了不少銀子,回來時在京城采購了很多新巧奇物,一來二去,獲利頗豐。

當時由於鬧鬼事件,京兆府大部分商號都不敢進京,紛紛改往他地,畢竟再多的銀子也買不來性命。但王金山知道凶靈短期內不會再出現,便抓住機會,專門往來汴京經商,不消幾年,就積累起萬貫家財,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大富商。

如此過了十多年,當時遼國日漸衰敗,北方的金國則愈加強盛。宋徽宗就尋思,大宋和金國以前都受遼國欺壓,也算難兄難弟,要是合力滅了遼國,就這份兒情義,再加上把之前每年給遼國的貢品過繼給他們,這份兒利益,那金國一定能跟大宋交好啊,而且還能趁機收回燕雲十六州,不是皆大歡喜?

徽宗在中國曆代皇帝裏麵有三宗最,一個是字寫得最好,一個是孩子生的最多,還有一個是最天真。

字寫得好,是公認的,隻能說他生錯了人家,倘若像王羲之那樣隻做個普通的官兒或就隻是普通百姓,現在人提起他誰都得樹大拇指,說趙佶好樣兒的,發明了瘦金體,是了不起的書法大家。

孩子生的多,那是因為老婆多,被金人俘虜前他已經生了六十六個孩子,這些孩子除了有十三個早年逝世加上後來的南宋高宗趙構,其餘的靖康之難時都被金人擄走,男的或編入軍隊當小兵或淪為奴隸,女的或給金人將領當小妾或送到**做**,金人拿他們就像牲口一樣對待。就在這種被囚禁被屈辱的環境下,徽宗悲憤之餘又生了十四個子女,加上之前的一共八十個。

說他天真,是因為他竟然以為金國不會侵宋,殊不知遼也好金也好,他們之所以侵宋,並不因為他是遼或金,也不因為你是宋,而是因為他強,你弱,所以不論麵對哪個國家,隻要你一直弱下去,他都一定會侵略你。

北宋和金滅遼,然後就被金滅了,到了南宋,蒙古強大起來,又和蒙滅金,結果被蒙古徹底滅了,究其原因,就是弱。

滅遼次年,金便找了個借口就發兵侵宋,曆時一年半,兩次圍攻汴京,最後在臘月二十五,趕在過年之前攻破了城池,也算給徽欽二帝拜年了。

然後就是議和,所謂議和,就是強盜拿刀駕著你的脖子說把錢掏出來。

當時是欽宗執政,就強迫老百姓出錢,但他是遵循了一視同仁的原則,上至皇親貴族,下至窮苦平民,都在搜刮之列,稍有不從即遭罪責。

即便如此盡心,金人還是將他囚禁起來,加緊勒索。官員為討好金人,甚至公然挨家搶劫,並采用連坐辦法,一家藏匿金銀財務,則鄰裏全被屠戮。

那年春節過後,便開始下雪,漫漫綿綿足足下了一個月,似要埋葬這腐朽無能的國家。城中百姓財物、牲畜都被搜刮殆盡,天寒地凍無以為食,就開始吃人,最開始吃餓死的人,到後來死人也不夠吃,就吃活人,撿那些快死的吃,這樣一直到開春,宋廷為了搜刮出更多金銀,便開了府庫,讓老百姓拿金銀器皿來換。

到四月份,金人覺得已經搜刮了那麼多次,再刮也刮不出油水來,便押送著大批財寶、牲畜、官員、百姓及皇室宗親北歸,北宋就此滅亡。

五月,趙構在南京登基,建立南宋。

十月,金軍再次南下,一路燒殺搶掠,老百姓不堪其苦,紛紛南遷。

次年春,金軍逼近京兆府。

王金山的兒子叫王守業,此時十六歲年紀,孩子是很聰明,但由於自小家境優越,且父母疏於教導,所以養成一種不羈的性子,什麼都不放在心上,更不喜歡讀書,整天遊手好閑,走雞鬥狗。

眼看金兵就要打來,王金山準備帶全家遷往江陵府,就讓王守業輕車快馬先去打點一切。王金山心裏五味雜陳,既有亡國的悲涼,背井離鄉的無奈,也有對這個年輕尚不知世事兒子的擔憂,臨別時將隨身攜帶的銅印交給他,想著如果路上遇到鬼魅魍魎尚可保身。

王守業聽說要他獨自去江陵,滿腦子幻象的都是江陵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想著這次離開父母一定要滿世界好好玩玩,有什麼好吃的都要吃一吃,有什麼好地方都要去看看。

王守業簡單收拾點行裝,一路風塵趕往江陵,雖說玩兒心重,但父母交代的事情他從不怠慢,先是拜訪了父親的故交,通知他們京兆府的大財主要來啦。然後在繁華地段購置了個小宅子,亭台院落,精巧別致,還帶個小花園,裏麵山石樹木鱗次櫛比,雖然年久失修,但也能看出原來的主人極富風雅情趣。又雇了幾個人收拾打掃,不消幾日,整個宅子煥然一新,全沒了蕭條破敗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