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當今盛世,收藏成風。這是國人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提高的一種表現,對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重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有著積極意義。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文物曆經滄桑,流傳下來的可謂彌足珍貴。每件文物都在訴說著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曲折經曆,每件文物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收藏者在傳遞演繹著這些故事。

友人托我為滬上收藏家趙祖武先生的《明清床榻》作序。據介紹,趙先生是“老三屆”高中生,當了十年工人後以高分考入複旦中文係,為文學碩士。曾發表幾十篇頗有見地的論文,1993年出版《趙祖武文論選》。後對法律發生興趣,2000年出版《律考陷阱100題》。近年又醉心明清床榻收藏,並將藏品展示於蘇州同裏古鎮,受到好評。他的名片上並列著“作家”、“法學研究員”和“古床博物館館長”三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頭銜。窺此一斑,可以看出趙先生興趣廣泛,求新求變。

明清家具集中國古代家具發展之大成,做工精巧,蘊含獨特的人文意趣,是中華文物寶庫中的珍品。床榻作為家具中的大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會了製作者、使用者的大量心機和智慧,反映了一個時代和地區的風俗,記載了一個家族的榮辱興衰,擁有很高收藏價值。曆數百年歲月洗禮,明清床榻精品傳世不多。趙先生能收藏數以百計品位高、品相好的明清床榻,其難度可想而知。但如果僅僅將收藏看成是財富的積累,而不進行文化的衍生,不賦予藏品濃厚的關愛之情、深究之意,就是對珍貴文物乃至曆史文化的一種玷汙。不注重文化的單純收藏是行之不遠的,一個好的收藏家,一定不會以藏品為收藏的終點,而會通過收藏,悟出藏品的時代精神和同時期的思想發展脈絡,探討其背後的故事。

《明清床榻》一書圖文並茂,書中數以百計的圖片幾乎全是趙祖武先生等人自己的藏品,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對明清床榻所承載的文化含量和曆史信息進行開創性係統研究。從趙先生的收藏經曆以及這本書稿中,我欣慰地看到了收藏與文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密切關係。

這本《明清床榻》難免有不盡人意或不夠妥帖之處,但作為一個作家和法學研究員,能夠耗費大量精力和心血進行古家具收藏,而且又如此執著、深入地研究並形諸專著,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希望趙先生能將他的收藏和研究持續深入,進入更為高妙的境界。

受命捉刀,言不盡意,是為序。

南京博物院院長

江蘇省收藏家協會會長

200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