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跳下馬來,臥倒在峰頂上大喊:“救命呀,誰來救救我”。懸崖上的張無忌聽到後,立馬來到峰頂向影子走來:“高僧,你哪裏受傷了”?
影子一下跳了起來笑道:“嘻嘻,貧僧那裏也沒有受傷,我隻是騙你下來而已”。張無忌仔細膽量了他一番道:“您是濟公大師?真是久聞不如一見,受晚輩一拜”。
影子卻說道:“濟公個老母,我是來給你收屍的”。說著少林韋陀掌向張無忌拍去,張無忌開始隻是躲閃,可越發的發現這“濟公”是動真格的了,於是一個‘龍爪手’將影子的手臂握住,影子就是要激怒張無忌,讓他動手。
於是影子一個少林踢腿功‘鐵掃帚’橫掃中張無忌膝蓋,張無忌單膝跪地,影子掙脫了‘龍爪手’,接著少林金剛拳,長短兩拳全部擊中張無忌的胸口,但此時跪地的張無忌已經使用了西域武林最巔峰的武功“乾坤大挪移”,此功分七層境界,悟性高者修習。可激發最大潛力、可製造對手破綻、可積蓄勁力、可粘住掌力、可借力打力等。
張無忌積蓄勁力然後粘住影子拳頭,最後借力打力將影子的勁力反彈回去。影子抖了抖雙臂,又握緊拳頭要攻上來。此時的張無忌已完全被激怒了說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你也嚐嚐我的拳頭吧”。
張無忌使出的是“七傷拳”,一拳之中共有七股不同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這拳頭可十分的難應對,
敵人抵擋了第一股勁,抵不住第二股,抵了第二股,第三股勁力他又如何對付?
可濟公的影子偏偏有招法來對付,一招十八羅漢拳中的‘倒海排山’,一一將七股勁力完全的推開,緊跟一招‘太白醉酒’將張無忌打的膽汁倒流,口水外溢,還好張無忌有‘乾坤大挪移’護體,減緩了影子的攻勢。
張無忌拔出寶劍,主動出擊,劍到人到,手到劍到,出劍的線路是本著全身來刺,並不是隻有一個要害為目的。影子靠著‘武鬆醉跌’玉環鴛鴦步左右閃避,可是步伐越來越笨拙,躲閃越來越困難。
原來張無忌的這一招叫做“太極劍”,原本乃是木劍招式,以己之鈍,擋敵之無鋒,發劍每發一招,便似放出一條細絲,要去纏在對手身上,這些細絲越積越多,似是積成了一團團絲綿,裹起不斷的在增加重量,五斤、七斤…十斤、二十斤……
(第十一回)
影子發覺形式不對,火速轉守為攻,看準縫隙一招十八羅漢拳中的‘雙峰插雲’,用雙手完成鉤,痛擊張無忌兩腋窩出,張無忌頓時手麻寶劍墜地。影子此刻與時俱進,又是十八羅漢拳的一招‘獨貫三台’,雙腿夾住張無忌兩臂,將其壓倒在地,影子的雙手便可肆無忌憚的攻擊張無忌,而下麵的張無忌卻無可奈何無法行動。
這麼近的距離下,毫無防禦的情況,如果中了少林金剛拳,那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就在影子的雙拳就要觸碰張無忌的麵頰之時,張無忌不可思議的從‘獨貫三台’下滑了出來,雙拳砸在山石上,把石頭砸的粉碎。
“嘻嗬嗬,縮骨功”影子笑道。不錯正是“縮骨功”,全身骨骼擠攏,骨頭和骨頭之間的空隙縮小,輕易的便能鑽進狹小空間裏。
張無忌氣喘籲籲道:“你這要飯的和尚,敬酒不吃吃罰酒”,說著從懷中掏出“聖火令”,並運起了‘九陽神功’。看來張無忌要拿出渾身解數,背水一戰。
‘聖火令’,這一招使的乃是古波斯武功,身法怪異,已達極點,但究不過是旁門左道之學,不入三門。
‘九陽神功’,此功佛道相參,是中原武林最巔峰的武功,天下內功,不出九陽。練者打通全身所有穴道,必須熬過全身燥熱****之苦,才真正練成‘九陽神功’,更是療傷聖典,百毒不侵,專門克破所有寒性和陰性內力。
張無忌全身穴道全開,九陽真氣化為內力,配合著‘聖火令’一出,刹那間整個光明頂便是熊熊焚火,埃塵連天,燒的山峰上可稱的是刀山火海,烽火不絕。
濟公本就是‘降龍羅漢’迦葉尊者轉世,有著金剛不壞之軀。而且濟公的影子,他的力量一直都是來自於烙熱的太陽,這區區‘聖火令’的火焰就能夠燒得死他嗎!
影子縱身躍入火中,張無忌燒不死他,他倒要殺了張無忌。大火中模糊的看見兩個身影,一個施展‘降龍伏虎拳’,手肘並拳生生的重創在另一個的心窩處,被創者全身彎曲脊椎都已變形,口吐鮮血落下了懸崖。
影子在火中掏出了扇子,剛要戳破最後一個名字,扇子就被串來的火焰整個燒成了灰燼。影子站在火裏貪婪的笑著:“嘻嘻嘻,哈哈哈,嘎嘎嘎”。太陽就要落山了他要趁著濟公還沒醒來之前趕回去。
還是那寺外的柳樹下,濟公打著哈氣大夢初醒。睜眼就看到了漆黑的影子站在自己麵前,虎視眈眈仿佛有著深仇大恨。仔細一看影子可不隻一個,而是七個。
分別是-郭靖、楊過、令狐衝、蕭峰、段譽、虛竹、張無忌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