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懷俄明州西北部的大平原上,矗立著一塊孤立的巨型獨體岩,形如巨大的樹樁。當地印第安人把它稱作“魔塔山”。它由一簇巨大的多邊石柱構成,從底部土墩巍然矗立,高達265米,底部直徑300米,而頂部直徑則縮至85米。
1875年,美國陸軍道奇上校護送一支美國地質勘探隊到此。他聽說印第安人夏延部落相信在石柱頂端住著邪惡之神,因此就替此石取名“魔塔山”。
1893年,當地牧場工人羅傑斯首次攀登上魔塔山。他把木釘釘人石縫中,然後將木釘連起來,人們可利用這種“梯子”攀上魔塔山頂。
地質學家認為,魔塔山形成於5千萬年前。當時,地球深處的高溫熔岩通過上層岩石縫隙湧出地表,其後慢慢冷卻,並和周圍的岩石凝固成一體;冷卻時,岩塊收縮,出現裂痕,形成多邊石柱。
數百萬年後,那堆凝結了的物質周圍質軟的岩石被侵蝕掉,一組多邊石柱就慢慢顯露出來。
曆經上百萬年的風雨侵蝕,魔塔山像經過藝術家的斧砍刀削,被刻出許多奇特的凹槽條紋,似分裂又似粘在一起。
即使在100多千米外,也可看到奇特的魔塔山。它隨著時間推移和陽光變化而呈現不同顏色。早期的西部拓荒者曾把它當作路標。
1977年,在美國電影《第三類接觸》中,魔塔山成了外星人的太空船降落地點。
魔塔山腳下是草原犬鼠的地下隧道和洞穴。這些齧齒類動物如野兔大小,叫聲像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