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邦危生亂世,提劍詢天意(1)(1 / 2)

烈日當空,南陽官道上,一個老頭顫巍巍背著個粗布包裹小步前行,突然身後有人一把抓住他包裹猛力向後曳去。老頭剛還顯得弱不禁風,眼皮都抬不起,不知怎地突然生出一股大力死死抱住包裹不放。隻見拽老漢包裹的一名瘦得皮包骨頭般的黑漢子,幹巴巴一副軀架,但掩不住眼中放出狼一般的凶光。

黑漢子見老頭死死抓住包裹不放,騰出一隻手朝著他麵門打去,老頭躲閃不及仰麵摔倒在地,但手指仍舊死死抓住包裹不放。中年男子低身去奪,怒罵道:“老家夥,你不要命了嗎,包裹給我。”老頭顫抖著話音求道:“壯士,包袱裏隻有幾塊幹糧,給我一條活路罷,我還得熬到京師洛陽去投靠親戚。”

中年男子惡狠狠的說道:“哼!洛陽又怎的?還不是一樣大旱蝗災?你這老東西,離洛陽還遠哩,與其浪費糧食,不如給大爺我救命,我兩天沒吃東西了,就要吃人了。”兩人僵持不下,中年男子拳打腳踢直到把老漢打的昏死過去,奪過包裹,打開拿出一塊黑麥餅塞進嘴中,快步離去。不遠處,一名老婆婆一手拿著木棍,一手牽著小孫女,低聲說道:“莫要看,莫要怕”,從懷裏掏出一小塊麻麵團遞給小女孩,小女孩接過麻團狼吞虎咽塞進口中。

不遠處,一名孕婦踩著青石,把腰帶掛在了一棵枯死多時的槐樹上……

絲管,箜篌,琵琶響,歌舞美姬不停觴。若為神仙客,必登洛水樓。洛水之旁酒樓林立,最出眾莫過“百步仙”,樓高五層,最上層專門招待洛陽權貴,登此樓北望洛陽城鱗次櫛比,南觀洛水浩浩湯湯,更兼得洛水出得美酒“醉斷腸”,此樓堪稱東漢第一名樓。

名樓不缺貴客,“百步仙”酒樓上百燈綻放,歌姬淺笑輕唱不時被笑聲打斷。其中有一人嗓門奇高奇細,麵上粉白無須,正大聲說道:“多謝諸位賞臉,來給蹇某慶賀,它日發財之日定少不了諸位。”

其中有客道:“蹇將軍太客氣了,這洛水工事乃當前第一大事,以下官愚見,除了將軍您無人能勝任此等大事。”其他人亦是齊口同聲附和稱是,唯恐落了人後。此時正值後漢建寧二年,靈帝昏聵無能,重用宦官,這蹇碩乃是宦官“十常侍”之首,以太監之身居然能官封安國將軍,掌管洛陽二十萬禁軍,此時聽這眾客吹噓拍馬,不由更是得意,嘿嘿的直發出細細的笑聲。另有一人說道:“將軍,工事甚大,現在正是農忙時節,僅從司隸之地廣征民夫恐引起事端。聽聞南陽、汝南有大批災民湧向洛陽城外,不如強征災民修工事,既不耽誤工期,又可節約開支,隻需要給那些餓鬼日供一飯足矣。”

那蹇碩聽到,拍手說道:“好計,好計,今日且飲酒,來日就按你說的辦,來,美人填酒。”

燈影搖曳,美酒,玉盤連珠價往上填,絲竹聲再起,酒不曾斷腸,斷腸人無酒。

此時寅時未到,夜色尚深,城南洛水之上,有四五隻舫船泛舟於石橋之畔,洛河上春水溶溶,點點燈火倒映在水中,歌姬咿呀咿呀的唱腔如煙似絮。卻聽石橋南首一處不起眼的院落門前有人重重的歎了一口氣,那人所處的院落甚小,方圓不過數間居室,朝北迎街的大門上朱漆因久旱而皸裂剝落,門頂正中懸著一塊上等檀木匾額,上書“蔡府”兩個金漆大字,右下角“王允題”三個隸書小字。歎氣這人便是這蔡府主人、當朝侍郎蔡邕。

又聽“梆梆梆梆”四響,巡遊經過的更夫有氣無力的喊道:“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這更夫自二更起便見蔡邕身著黑色文官朝服立在府前,雙手背在身後,忡忡的憂心壓得他腰背都已略顯佝僂。這蔡邕剛過不惑之年,可為國事民生已將兩繽頭發愁得斑白,隻見他不一時抬頭仰月,口中喃喃自語,更夫知他又在憂心天下的百姓疾苦,卻又怎奈那皇帝昏庸、閹黨權重,心下難免不忍,遂走至蔡邕身前勸道:“蔡老爺,時辰不早了,您先休息會兒,待到五更二點,小人再來報時,不敢誤了老爺的上朝時辰。”蔡邕又是一聲重歎,更夫不免抬頭往他麵上瞧去,但見他濃眉緊鎖、眼窩深陷,雙目布滿血絲,心中不忍之心更甚。蔡邕緩緩道:“不礙事,蔡某無能,勞得老哥牽心。”更夫聽出他言語中的深切自責之意,方要開口勸慰,依稀聽來院內婦人的呻吟聲,但見管家老仆一顛一跛的邊走邊呼道:“老爺、老爺,夫人快生了!”蔡邕這才憂色稍轉,說道:“老左,看看家裏還剩多少米糧,取一些給這位老哥。”他頓了一頓,又吩咐那左姓老仆道:”“你且在家照看夫人,再燒些熱水,我去請那產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