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動成線,線動成麵,麵動成體。
宇宙開始隻是一個點,這個點的移動形成了空間,空間的推移形成了時間。
所有物質都是由能量構成,板凳炸地球。
從宏觀意義上,能量其實是一種現象,物質的存在是這個點延伸出的些許痕跡。
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之中,有一個角落,幾十上百億星辰,圍繞著一個“點”不斷旋轉,隨著宇宙時間的流逝,這個點不斷地產生著時間與空間,並隨之延伸出的軌跡,化為星辰,光芒,能量,等各種現象。
以宇宙時間來說,這隻是宇宙起點出發後,崩散的些許殘留,然後,這片殘留的“點”,隨著宇宙時間的推進,不斷地衍生出各種現象。
道生一,一化三,三化萬物。
本質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能量組成。
而能量,是距離上最接近這個點的痕跡,最細的微塵。
最細最沉靜的微塵充斥了所有空間,是黑暗虛無。
巧合下的些許微塵聚沙成塔,形成星球。
宇宙演化的無中生有是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現象,在這宏觀的,急速推演的宇宙時間裏,所有的巧合,都因為近乎無限的時間,推移出了種種神跡般的現象。
在這片幾十上百億星辰之中,邊緣的角落,一種名為生命的現象誕生。
這種生命,形成了初級的維持自身現象的些許慣性。
生命的演化,隨著相對整個宇宙很微小,但相比自身強大百倍的環境變化,開始向著所處的環境開始適應,修改自身慣性。
這種不斷隨著環境改變自身的能力,叫做進化。
無法抗拒的環境變化,所有生命都開始隨著環境的不同進化到了不同的方向。
1
2
3
..
漫長的時間推移了過去。
適應了環境的生命變得強大了些許,並學會了將生存的本領刻在身體裏的能力——基因鏈。
適應了水的生命變成了魚。
適應了天空的生命變成了鳥。
適應了陸地的生命變成了爬行動物。
有些生命進化的方式選擇了兼顧,所以變成了兩棲動物。
星球之大,無奇不有。
有那麼一種笨拙的生命,麵對環境的變化,無法適應,而隻是逃跑。
適應不了水,所以生存在陸地。
適應不了飛翔,所以隻能生存在陸地。
陸地上個別進化程度較高的生物擁有著強大的力量,食譜由環境轉移到了其他生命。
一隻較強的笨拙生命學會了奔跑,進化成了狼。
一隻較壯的笨拙生命學會了抵抗,進化成了熊。
一隻較弱的笨拙生命逼急了爬樹,進化成了猴。
剩下的,那些笨拙的笨蛋,隻能聚成一團,進行抵抗。
存活下來的少許,把組隊,學習,不屈寫進了基因鏈,進化成了人。
天有風雨,人因地製宜,拔草蓋屋。
食物不足,人因地製宜,種草養家畜。
不甘寂寞,人因地製宜,開始主動地聚集,形成了初級的社會。
有人想要吃的更好,環境不足,所以開始拉攏,打壓,將一部分人變成了奴隸。
上層人把拉攏打壓的技巧傳遞給了子孫,奴隸把被壓迫出的生活技藝傳遞給了子孫。
隨著人族的壯大,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需要傳承的知識隨著一代代的傳承也越來越多。
人族基因開始一步步地在頭骨裏為技巧的傳承留下更多的空間。
技巧的傳承隨著全麵和深入,慢慢地變得體係化,從而出現了一個新的名字——知識。
完善的基因鏈保證了人族生命的健康成長。
擁有著知識傳承的人族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步步地成為食物鏈最高峰的存在,並不斷地壯大。
有得必有失,習慣了用大腦傳承生存知識人族,身體的進化陷入了近乎停滯的階段,進化的動力慢慢沉寂了下去。
生命進化的動力是生存,當環境趨向穩定,人族也在知識的武裝下越來越強大,生命的進化陷入停滯。
外部環境一片平靜,而人心不足,人們的目光開始一步步轉向身邊的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