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演**結
怎麼就這麼糊裏糊塗的贏了呢?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樣,原來團部的那些人在我提出的戰術打擊的基礎上又加上了自己的計謀。一開始的炮擊就是為了打草驚蛇,他們憑借著部隊剛剛進駐集結地點就開炮打擊了。所以那個地點根本就沒有派出偵察兵,可問題是炮打得太準了!這引起了對方主將的擔憂,再次親臨現場勘察陣地詢問情況。當看完了弄完了,才明白遇到了怎樣的新戰法。又跑到了另一個坦克營察看情況,為什麼這裏沒有遭到襲擊呢?估計他也想到了有偵察兵在這裏麵搗亂,可他萬萬沒想到偵察兵不在他剛才去的一營,而是大量分布到他要去的二營陣地!結果怎麼樣你們可以想象,我們全連都派出去了炮火直指那個營部!如果一號被打死了還打什麼呀?不過不知道是炮彈的有效半徑沒涉及到他,還是導演部的人偏心,反正他是沒死隻不過他的通訊車以及二營營部被判摧毀!我們從偵察兵的口中得到的消息是一號已經被狙殺!所以我們全線出動,主攻剛才被猛烈攻擊的藍軍二營。藍軍這時候係統指揮出現了問題。雖然一號還在但是聯係不上團部,而團部聯係不上二營的坦克。最終的結局,自然是全殲二營,突破了他們的防線,不過還沒等我們打下團部,演習就被判結束了。我們開始的炮擊起到了狙殺首腦的作用,雖然沒實現但是叫他無法通信,也起到了實際目的。
這場演習的總結比起演習本身曆時的時間可要長多了!先是軍部,後來是師部,然後是團部!反正一層層的總結會議是少不了的。不過我覺得真正叫人眼前一亮的總結經驗還是從軍部總結報告中看到的。本來我是沒資格看的,不過連長喜歡我們就叫我和王平在他的屋裏看了。它提到的兩點非常好,首先,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話雖然非常的老套,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我們的戰線非常脆弱,為的就是能快速插上,完全是一副進攻的姿態。由於我們的配置問題,其實這時候就算打野戰藍軍隻會占便宜不會吃虧的,因為我們沒有強有力的火炮支援,我們的火炮全都分散了,坦克部隊的位置也不好。可是藍軍當時受到思想的局限,認為藍軍就是來防守的,沒有尋找戰機積極進攻的想法。而我自己最後的總結是,就算是勢均力敵,甚至高出一籌又如何?防守的兵力必然分散,而對手隻需要像錐子一樣突破一點,打破你的平衡勝負就分出來的了。所以進攻,進攻,再進攻!才是取得勝利的不二法門。
第二個亮點是對通信的重視。他的作用甚至可以和斬首相提並論!當然,這裏麵也包括了對信息的掌握——偵察兵的作用——如果沒有他們提供的精確位置我們就像是聾子,瞎子,光有一門雄壯的大炮而不知向何方發射。如果說從什麼時候起我有想改行去作偵察兵的話,我想一定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吧。藍軍的坦克二營為什麼會被我們的一營如此輕易的全殲?除了有二營的火炮協助,具有兵力上的優勢,還不是他們和團部、營部、聯係不上,沒有統一的指揮嗎?同時,團部也不能從一線部隊那裏得知進攻的坦克的具體位置,不能進行有效的火力支援嗎?
可是,什麼事情真正輪到自己身上情況就不同了。團部要求每個部隊都要寫總結,還規定了數字,可能是因為他看了我們的東西自己寫起來會方便點。我們呢?連長和指導員是沒寫,任務都下派給我們了。我是最看不上這種官僚主義的了,和王平分析了幾點這次新戰術的要點和對這場演習的兩點看法,就把執筆的差事給了王平。到三班去了,我不曾忘自己法過的誓言,也不會忘記那兩個班長還不像對連長和王平一樣對我呢,更不會忘記自己還沒有真正做出帶兵成績呢。從三班回來以後,看見王平還在奮筆疾書,我還充好人,對王平說:“你怎麼不叫文書幫你寫呀,本來就該是他的活兒。”
“他的?”
“是啊,如果是連長親自寫呢?還不是需要他執筆嗎?”聽到這裏他知道我又在開玩笑,於是對我無奈的笑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聽到我這裏打了勝仗好友都來信、來電表示祝賀,回這些信本來就已經夠叫人心煩的,沒想到團部又給了我們平添了更多的壓力。
一天,
我們被叫連長了來:“今天和我去團部。”
“連長,去團部作什麼呀?”自從到了連裏我還沒去過團部呢?
“好事。”他對我笑了笑,於是我就不好在問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