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自明了,但對之如何理解並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即使我不理解科學技術的所謂本質,可我照樣能用這些科技產品,生活得好好的,甚至比懂科學技術的人生活得更好!可能確實如此。那麼,我們還為什麼需要理解科學,理解技術?這個問題還真的重要嗎?我以為,在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反思科學技術,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大現實問題。可以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愛因斯坦所謂“豬欄式的理想”裏,但還必須有一部分人“探索真理”和“關注星空”。愛因斯坦說:“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隻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這關係到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與命運。
鑒於人們以往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停留在最簡單的工具層麵,甚至是工具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很少和文化、價值等聯係在一起。這種孤立的理解造成了公眾對科學技術本質的片麵認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科學的精神文化內涵缺失了。所以,本書把科學技術放在了人類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並結合現實問題,進一步思考科學技術的一些較為抽象的基本問題,希望能夠帶動讀者對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文化的深入思考。本書著重強調了對科學、技術產生和發展的曆史文化語境問題,科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一個從無到有、從萌芽到成熟的發展過程,科學技術發展與社會文化之間存在著內在關係。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的關係問題,這也是目前學界爭論很多的最核心的問題,本書主要分析了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現狀、兩者分離的原因以及對兩種文化發展趨勢的展望。其實,本書隻是一個導引式的小冊子,更多的問題、更多的觀點需要廣大讀者自己去進一步思考和關注,希望借此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