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昏君當道,國力衰微,而遼金西夏實力漸強,不斷侵犯中原。至宋徽宗,金兵入侵,殘害忠良,欺壓百姓。而徽宗無能,隻好任其宰割,弄得山河破碎。無數英雄報國無門,壯誌難酬,又不甘墮落為亡國奴,或隱居山林以躲避金人、佞臣迫害,或爭鬥不休以號令武林。
重合元年年四月,徽宗禦駕溫德殿,剛剛升座,殿角狂風驟起,隻見一大青蛇,從梁上飛下,蟠於椅上,徽宗及百官見狀,四散逃避。不久,青蛇不見了,忽又烏雲密布,濃霧驟起,遮天蔽日,持續良久,後又化作七股黑煙向七個方向奔去。
有大臣見此狀,被嚇破了膽,惶恐間說得一句“氣數盡矣”。弄得徽宗大怒,便下旨令其滿門抄斬。當時翰林學士網岑,為其跪地求情,徽宗勃然大怒,將其株連九族。
重合二年,鎮軍大將軍楊壽將兵十餘萬與西夏大戰與雲州,大勝。起兵還都路上,卻有密保得知消息,右仆射兼門下侍郎蔡京等人聯合黨羽,共同參書,汙蔑其盟結黨羽,勾結金,意欲謀反,徽宗已命人將其全家受壓天牢,並等其還朝收其兵權,一並降罪。
楊壽勃然大怒,用力緊勒馬韁繩,大喊道:昏君無能,欺人太甚,大吐一口鮮血,馬又向前一掙,弄得人仰馬翻栽倒在地!眾人連忙將其扶入帳中休息。待其醒來,其手下將領,蔣庸、尚武、張儀等人忙湧入帳商議大事,欲要推舉其為統領,起兵舉義,楊壽閉眼深深的歎了一口氣,更不禁痛心垂淚,“想我楊家世代忠良,報國守疆,殺身成仁,今日卻被這幫佞臣害得家破人亡。難道真是天欲亡我!”蔣庸等見狀忙齊聲喊道,“我等願推舉將軍為統領,伐無道,成帝業,舍生取義,救黎民於水火,扶江山之危局!”說罷,蔣庸又上前:“將軍今日一走投無路,而暴君無道,怨聲載道,何不今日起義意圖霸業!到時上對的起蒼天祖宗,下對的起黎民百姓和死去的兄弟,汴京兵馬多是酒囊飯袋,可用之人都被殘害,想我楊家軍久厲戰場,索道之處,敵人望風披靡!用不得幾日便可直搗汴京……”“好了!不要說了”楊壽大怒,蔣庸剛欲再說,楊壽便喊道“出去!都給我出去!”蔣庸等人見狀都黯然失聲,張儀忙想蔣庸使眼色適意出去!眾將士也不變多說,隻是出了營帳!楊壽躺在帳中急的火冒三丈,卻也沒有一點辦法,想到自己隻有幾歲的小兒,更是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