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中用的銅”——鎳(1 / 1)

鎳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十分堅硬,它的熔點比號稱“不怕火”的黃金還要高出幾百攝氏度。鎳的本領在很多方麵都超過了銅。可是,鎳的拉丁文原意竟是“不中用的銅”,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最初人煉出的鎳不純,其中含有許多雜質,影響了鎳的性能,人們卻誤以為鎳沒有多大用處,因而給它取了個不雅的名稱:“不中用的銅”。

古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蘊藏鎳礦的國家。有趣的是,“天外來客”——隕石中也含有鎳。人們估計,地心中也有很多的鎳。純淨的鎳銀光閃閃,不易鏽蝕,主要用於電鍍工業。鋼筆插、外科手術器械等銀光閃閃,就是因為表麵鍍了一層鎳,既美觀、幹淨,又能防止生鏽。

在世界上,人們一直認為鎳是瑞典科學家克朗斯塔特在1751年首先發現的。然而,實際上我國才是最早知道鎳的國家。曆史學家們發現,我國早在克朗斯塔特發現鎳前1800年的西漢(公元前1世紀)就已知道用鎳和銅來製造合金——白銅。那時人們主要用白銅來作馬具、燭台、盤子等。我國古代製造的白銅器件,不僅暢銷全國各地,還遠銷國外。秦漢時,在新疆西邊有一個大夏國,與眾不同的是,這個國家使用的貨幣,是用白銅做的,而用來鑄造貨幣的白銅,就是從我國運過去的。至今,在波斯語和阿拉伯語中,還把白銅叫做“中國石”。

到了近代,東印度公司從我國廣東購買了大量的白銅製品,運送到德國。一些不明真理的歐洲人以為這些東西是德國製造的,把白銅叫做“德銀”,這完全是弄錯了。那是德國人從中國學會了煉白銅的技術,大量進行仿造生產出來的。同樣,中國煉製白銅的技術在當時也傳入了瑞典,這樣就使一些人以為鎳是瑞典人克朗斯塔特首先發現的。

對一般人來說,合金是一種異常堅硬的、能傳熱善導電的物質。可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鎳和鈦的合金居然跟人一樣,具有記憶功能。而且它的記憶力很強,經過很長時間,重複上萬次都準確無誤。

人們是怎麼發現鎳鈦合金的這個“特異功能”的呢?在1958年時,美國的海軍軍需實驗室要進行一次實驗,實驗中需要一種鎳鈦合金材料。於是科學家們找到了一根彎彎曲曲的鎳鈦纜繩,他們先把纜繩加熱,然後冷卻下來,把它拉成直線,做成需要的合金材料。然而,奇怪的是,在實驗中,當人們給這種鎳鈦合金材料加熱時,它又變得彎彎曲曲的,跟它原來的形狀一模一樣。這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這次人們先把纜繩彎成了圓形,變冷後又把它拉成直線,再次加熱,它又自動地變成了圓形。人們這才知道鎳鈦合金還有這麼好的記憶功能。

鎳鈦合金的這種記憶功能有很多用途。比如,用它製成的機器人的胳膊會隨著溫度的變化,上下左右轉動,顯得十分逼真,就好像機器人真有感覺似的。鎳鈦合金在醫療上也有想像不出的作用。例如,把鎳鈦合金絲製成直徑很小的彈簧形,使它在體溫條件下,把自己的外形記住。然後再把它拉直,通過一根小導管,在X光照射的情況下,慢慢插入動脈內。導管中的鎳鈦合金絲在體溫的刺激下,慢慢地會變成彈簧形,就像在動脈血管的內壁形成了一層襯套,從而能防止動脈內壁過薄而帶來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