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現代科學的最初,都起源於對地球、宇宙與生命本質的探索與好奇。甚至是為了驗證一些神話傳說而展開考古學,繼而受到很多玄說的啟發,有了後續的眾多的科技發明。科學與宗教,並不如現代人理解那樣,是完全不同甚至是對立的兩個截然不同的體係。”
他們一路交談,說話間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外表看似茶館一樣的地方。
“到了!”傑夫帶頭走進裏間,這裏的門都做的較為低矮,進門總要低頭哈腰。彰顯著藏區隨處可見的謙遜態度。
裏麵的格局果然很似茶館。與一般酒吧差不多大小的大廳,擺滿了木製沙發般的帶靠背木椅。木椅呈長方形,一條條整齊擺放,與紫龍塔一層的大禮堂極為相似。
不過這裏的木椅上都鋪著黃絹布,配合牆上色彩斑斕的壁畫與廳首黃金燦燦的佛像。整個環境竟然也有著一種神聖、富麗堂皇的感覺。
廳首眾佛像圍成一個拱形,中間留有一個小舞台。一個身披黃衫,手持麥克風的男人,正在劈哩啪啦地用藏語講述著什麼,語調抑揚頓挫、高低起伏。木椅上的人均都翹首聆聽,表情莊嚴肅穆。
紫蘇與邏各斯疑惑地對望一眼,隨著傑夫選了條空木椅坐下。木椅前有小茶幾,放著幾個鉑碗。
有服務員端著一壺酥油茶過來,放在茶幾上。傑夫抽出一張百元人民幣,遞給他。
動作間,自然默契,均不作聲。似乎一出聲,就會驚擾了台上正流暢演講的說唱藝人。
那藝人麵前,沒有擺放任何的演講稿,也沒有提詞器。隻見他嘴唇翻動,口吐蓮花,連綿不絕。似乎那些詞語已是爛熟於心,隻需發聲就可以將它們吐之一淨,無須思慮。
終於,足足過了近一個小時左右時間,藝人停止了演講。端起手中的掌壺,喝了一口酥油茶。
堂下藏族人紛紛起立鼓掌,有的甚至拿出了雪白的哈達,掛上了藝人的脖頸上。
“他在講述什麼呀?你能聽得懂?”邏各斯終於忍不住問傑夫道。
“我也聽不懂,但我打聽過。他講述的是西藏最古老,最宏偉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神奇的不是這部史詩的內容,而是這說唱藝人。
如果說活佛轉世,有貴族作弊。而這說唱藝人,卻出自平民。有的因為貧窮,根本就沒讀過一天的書,目不識丁。卻在十二三歲左右,發場高燒,生次病,痊愈之後,就突然有了《格薩爾王傳》的記憶。並且能將它滔滔不絕地講述出來。
而且這種說唱技法是無法師傳的,現代人都隻能用錄音的方式,將它保存下來。每個說唱藝人講述的故事情節都不盡相同,但都講的是格薩爾王降妖除魔的英雄事跡。”
“這很像我們小時候的遭遇啊,難道……”邏各斯轉頭望向紫蘇。
紫蘇微笑著搖頭道:“不可能是紫星族人,這裏深處內陸,沒有任何海域。不可能會在這產生計劃紫蘇。”
“不是紫星族人,但不代表沒有其它外星文明呀。”傑夫突然插言道:“你們聽說過月球基地嗎?”
“聽說過,美國人數次登月,但近年卻放棄了對月球的研究,轉向了火星、土星的著重研究。很多傳言說是因為當時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發現了外星人基地。而且月球是中空的,他們還受到了外星人的恐嚇。”
“邏各斯,術長老說北緯三十度的很多塔形建築物都是宇宙波接收器。而佛教建築中,有很多都是塔形的。
西藏地區海拔最高,應該接收到的宇宙波也最清晰。這裏的人們如此信奉佛教,應該不僅僅隻是文化傳承。
紫星族人蟄居深海,應該跟藏區沒有多大關係呀。他們在這建立中轉站,僅僅是因為準備在這布置吸收陣,連接天門嗎?”紫蘇突然覺得抓住了什麼東西的尾巴,但靈感卻稍縱即逝,不明所以,隻留下一種怪怪的、奇異的感覺。
“難道紫星族人與月球人有聯係,而且月球上發現的那些金字塔形建築就是月球人與地球訊息的交換器?”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他們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似乎突然找到了很多疑團的關鍵。
“哈哈,傑夫,你趕緊去打包風幹肉和糌粑吧。我們馬上回百慕大,我要進一步證實我們的猜想。”紫蘇拍了拍傑夫的肩膀,拉著邏各斯走出茶館,看天色,已近傍晚。(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