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雖然蔡國地處中原,卻讓人有幾分凜冽之感。瑟瑟的風,像細柔的軟刺,刮紮在人們的臉上,不禁覺得有些微微的疼痛。
距離烽煙之亂,其實也才剛剛過了幾個月而已。然而這裏的人們,並沒有受什麼影響,該耕地的耕地,該走貨的走貨。隻是偶爾能在某處飯館茶堂能聽到一些下等士大夫,或者文士墨客瑣碎的談起一些類似“紅顏禍水”“妖姬禍國”的一些話,言語之中,不乏一些唏噓之意。周圍的食客也略微受其感染。原本應該是比較喧鬧的地方,倒顯得有點過於靜謐了。隻是過了不久,話題又慢慢轉回到最近蔡國的一件大事上——蔡伯侯又喜得一子。算上之前的三位公子和一個女兒,這回這個小公子算的上名副其實的“老五”了。而其母在孕期間,又是蔡侯勤王回君,虢生郜大破息國軍隊之時,據說相國百裏圂在犒軍宴上,主動請纓,替蔡侯小公子起名,大名姬廬,小字季虎。也成為了一段美談。
對於蔡伯侯其人,蔡國的百姓與士卒官員們,還是十分認可的。蔡國自被周主封地立國以來,一直還算以民為本的。除了剛建國時一些建築工程,鋪路等略加徭役外,多數時候都是休養生息。而且蔡國土地也算肥沃,年年收成也算豐厚。官家也時不時的給一些破舊的農具戶進行修鍥和換新。當然,也是為了提高井田中豐田的產量。內裏平穩,對外蔡伯侯也很少舉兵征伐,一來本身在諸侯列國中不算大國,操兵動戈難免顯得底氣不是很足。二來,蔡國雖武風盛行,可文氣也不算弱。很多官員與文士都不主戰。當然,別人欺負來,也自是不懼。且看旁邊鄰國息國,想借烽煙之禍,蔡侯起兵勤王之機,起兵兩萬偷襲蔡國東部函城,卻被其守將虢生郜以五千人馬破與城外函陵山下。虢生郜也名聲大震,受封右軍侯庵。常駐函城,以防息國等國的侵襲。
由此可見,蔡國也算是人才濟濟。除武有函城一戰出名的虢生郜,還有老將,中軍將王牤,右軍將顏燁等。文亦有蔡伯侯的堂弟,太宰姬傛,有“小周公”之稱的相國百裏圂等。都為這個國家的穩定與繁榮打下了基礎。
說起烽煙之亂,便是這個現在天下共主——即使過不久,被相國百裏圂斷定“必失天下之心,而失天下之勢”的第十二任天下共主周天子,竟為了博一個寵姬歡心,而燃起烽火台。引得中原乃至邊疆地區各諸侯國君舉兵勤王。當到達集軍之地時,周天子和其寵姬的笑聲,在依然嘈雜的車馬聲中,卻顯得那麼尖銳刺耳。放佛掩蓋了馬蹄聲,甲戈的摩擦碰撞聲。等一切都安靜下來,肇事者,周天子一句“煩勞各位愛卿,孤不過是開了一個小玩笑。辛苦各位了”隨後,竟然哈哈大笑,摟寵姬飄然而去。留下一幫諸侯將士不知所然。
也就是這個時期,息國趁虛而入。作為周王室的旁支,姬姓的一員。心中也是五味陳雜。不過後方緊急,無暇顧及其他。便匆忙返回。幸好有虢生郜。等蔡侯趕到之時,隻見城外函陵山下的些許甲戈殘旗,而虢生郜早已列好對恭迎蔡侯入城。
待勤王軍修養幾日後,便率軍返回侯城上蔡。百裏圂,姬傛等官員早已聽聞此事。
犒軍宴上,蔡侯細致的簡述了勤王的所見所聞。講完了,一臉蕭索的道:“不想周王室由此荒唐天子。君不君,長此以往,臣將不臣,國也將不國啊。”蔡侯心中悲戚之意油然而生,麵色黯然。主堂宴裏,頓時一陣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