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地球:宇宙中的一顆塵埃(1 / 2)

1.地球隻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分子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它是在太陽係形成過程中產生的,這一事件大約發生在距今46億年以前。地球形成後最初的10億多年,是無生命時代。距今35億年前,通過地球的化學演化,原始生命才產生出來。這些原始生命體,就是人類最遠古的祖先。

太陽為我們的地球——這個美麗的家園提供了能源,注入了活力。太陽是離我們最近、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恒星,它以燦爛的光芒普照天際。在它強大的引力作用下,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成千上萬的小行星、彗星,億萬顆流星體,無數的行星際物質,都圍繞著它不停地運動,由此組成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係。

然而,太陽係也僅僅是銀河係中小小的一員,它位居銀河係的一個旋臂附近,離銀河係中心約有33000光年。銀河係內約有1000億顆以上的恒星,還有數千個星團,包括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由十幾顆至幾千顆恒星聚集一起所形成的疏散星團大多分布在銀河麵附近,結構比較鬆散,其成員比較年輕;球狀星團則包含成千上萬顆較老的星,它們大多離我們較遠。銀河係內所有的成員都圍繞著銀河係的中心旋轉,也就是說,整個銀河係在自轉。除了自轉以外,銀河係還以每秒21千米的速度朝著麒麟座的方向飛馳。

在遼闊的宇宙之中,除了銀河係以外,還有近百億個與銀河係相似的星係,人們把它們叫作河外星係或河外星雲。成千上萬的星係又組成不同的星係團和更大的超星係團。我們所認識的宇宙已誕生了150億年,但是在宇宙無限的時間長河中,它還很年輕,充滿了活力。

由此可見,在浩瀚的宇宙海洋中,我們的地球是多麼普通,多麼渺小,簡直連“滄海一粟”也算不上,不過是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微塵。

2.不識地球真麵目,隻緣身在地球中

人們常讚美夜空中高懸的明月,歌頌她的聖潔、美麗與安詳。然而,如果你站在月球上仰望地球,就會發現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更是魅力無窮:在深邃的夜空中,一輪藍色的明亮星球冉冉升起,她身披色彩斑斕的紗裙,寧靜、莊重而落落大方。那藍色的是海洋,白色的是雲層,若隱若現的棕色、綠色則是大陸和山巒。

從宇航員在太空中所拍攝的照片上看,藍色球體的地球懸浮在茫茫太空中,無異於普通球體。隻是隱約可見的少有的幾個地球奇跡才提醒宇航員:黑色天幕下的那個球體是我們人類的家園。那幾個地球奇跡之一就包括我們中國的萬裏長城。

3.宇宙對地球上人類的恩惠

我們地球人生活在這顆圓圓的太陽係第三顆行星——地球上,地球是我們的故鄉,它給我們的衣、食、住、行以依托,我們因此稱地球為我們的生存之母。與此同時,人們也沒有忘記與此對應的另一星球——太陽這顆恒星給予人類的恩惠,可以說,太陽是萬物之本,是萬能之源。因此,地球人自古就崇拜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一語道出了地球大氣層內事物的本質。人類得以生存的三要素——光、水、氧氣也都得益於太陽,沒有太陽光,萬物都不會生存。植物沒有光合作用,就不會生產糧食,也不會釋放出氧氣,如果大氣層氧氣枯竭,則人類不複存在。因此,太陽為天,地球為地,養育了千千萬萬不同膚色的民族和人類,造就了林林總總的物種和自然生存鏈。然而,就在我們驚歎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際,切不可忘記宇宙時空和地球大氣外空——即太空給予地球人類的另一種恩惠。這空空如也的太空中,充滿了宇宙場,充滿了宇宙射線,充滿了能量,也充滿了萬有引力場。如果利用得當,宇宙飛船就可利用各星球間的引力而進行宇宙飛行節省能量;除此之外,太空的微重力環境,無大氣,無菌環境對人類進行某些試驗,製造某些地球上的稀有元素是難得的場所。此外,太空中的特殊環境,說不定將來還會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或宇宙飛行的中繼站。目前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軌道站就是進行這方麵試驗的典範。此外,經過太空環境培育過的種子,送回大地就會產生新的優異品種,個大、味美、抗病。可見太空是人類生存需要開拓的新領域。

據《生活報》1997年7月24日報道,利用太空育種,2000年吃太空蔬菜不稀奇。所謂太空育種,就是說將蔬菜種子搭乘人造衛星遨遊太空後返回黑土地,進行種植,結果將會豐產。報道說:早市上,人們有時會見到一種比通常青椒大出1~2倍的青椒,叫賣者稱之為“太空椒”。那真的是在太空遨遊過的青椒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室研究員證實了這一說法。研究員介紹說,太空蔬菜是空中誘變技術的產物。1987年他們與中科院遺傳所合作,將茄子、青椒、黃瓜、西瓜等七八種植物的種子搭載到我國第一顆返地人造衛星上,當年10月份,在太空遨遊了170多個小時後的種子回到了黑龍江。在太空經過高輻射等與地表環境截然不同的外界刺激後,種子的表皮、細胞、遺傳等方麵發生了變化。經試驗,這種種子到第四代遺傳表現開始穩定,而常規育種需七八代才能開始穩定。未經搭載的青椒平均每個重90克,而空間誘變的青椒平均每個重200克,而且抗病性、抗災性較強,Vc含量和可溶性比對照組青椒高出20%。研究員鄧立平說,1990年、1994年、1996年他們又進行了繼續搭載,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種子已有14天,最短的也有5天。目前他們培育的太空誘變的種子,已在全國各地種植。預計2000年之後,人們即可普遍吃到太空青椒、太空番茄、太空黃瓜、太空茄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