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何處是路(拙見)(1 / 1)

在上個學期,冷月和4個朋友去了一趟“觀音閣”,其實隻是為了爬山,到了山頂正好到了那裏。既然路過,自然要進去看看。誰知道,被看門的攔住,問我們要票,說“沒有票,這條路不能走”。我剛想說話,被朋友拉住,對我說“無緣不度”。

其實我隻想問一句“何處是路?”

何處是路呢?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很經典的解釋。

一個人,發現了一條路;於是,第二個人也跟隨了去,接著就有第三個、第四個跟上去,於是踩出一條清晰的小道;更多的人踏過這條小路,這路變寬了,分*也開始多起來。

其實這個思想我還有另外一種理解。

若說拆字的話,“路”分為“足”和“各”,也就是用“足”走向“各”個方向。

於是,我說:“世上到處都是路,不管怎麼走,我們的腳下都會有路。”

記得,電視劇《西遊記》的主題歌裏有這麼一句話:“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即腳下的就是路。

你的路不會是別人的路,因為它在你的腳下,而不在別人腳下。

若以你的腳為圓心劃一個圓圈,那圓圈上的每一個點都是下一時刻你可能要走的。而你究竟要選擇哪一點,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然後再一次循環,去選擇下一步的點,就這樣我們一直在向前走。一個圓圈上有N個點,你的選擇就有N中,然後,加上第二步就是N乘N……這樣,每一個人的路豈能相同???

走路的時候,不要考慮太多,隨著心去邁出一步。否則,前麵地上那將要有的一個金磚你就撿不到了。

每個人的選擇是不同的,自然會有其他人說長道短,但請記住,你的“路”絕對和其他人不同,應該尊重你以前“隨心”的選擇,因為“心”才是最真實。

或許,你回頭的時候,會“後悔”剛才走的一步,那好辦,隻要在走回去就可以了。但,請注意,你回頭的時候,你已經是一個“旁人”了,你走回去這個選擇,是現在的“選擇”,而不是為了“彌補”過去。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用不著去彌補,也不可能去彌補了。

每個人應該尊重自己以前的“選擇”,在以前來說,你這一步是“正確”,那請相信自己的“心”。

現在是什麼??現在是“過去”和“未來”無限接近的一點。決斷,其實都是都是在“現在”這個瞬間完成的。想法都是瞬間的,你怎麼能確定,兩種不同的想法哪種更適合呢???我說,在“心”的指引下,完成“現在”這一步,然後再一步,就這樣循環下去。

走出自己的“路”,你的“路”和別人的絕對不同。

它隻在你的腳下,等待著你的選擇。

那究竟,何處是路呢???

200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