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長清城下,宋江沒有那麼多兵力,不可能圍之,但是,在他眼中,官兵根本不值一提,全力攻城還是可以的,反正他要的是城池,不會介意城中人逃走。
所以,命令一下,手下迅速準備好攻城的簡易器具,欲一舉攻入城內,達到既補充所需又調動官兵的意圖。
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自信,也是對官兵的一種蔑視。
剛剛二千多人的官兵大隊已被趕入城中,明官兵已喪了膽,就算原來城中也有官兵,卻不可能太多太強,因而,宋江考慮的是宜早不宜遲,用最快的速度攻下城池,這樣才能為義軍贏得更多的喘息之機。
別看現在占了先機,後續的情況更加複雜,一個不就有可能遭受重創,宋江可不願輾轉間折損太多,那樣他的戰略大轉移就失去了意義。
早點占據城池,便能更好的進行補充,同時在戰略上也能做到遊刃有餘,宋江攻城的目的就在這裏。
長清縣城不大,方圓不過四五裏,城牆也不高,二丈不到,但就算是這樣,憑一千多人的起義軍,也不可能四麵出擊,要想盡快突破防守,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攻其一點。
西門便是宋江選取的攻擊點。這裏不遠處有一個密林,非常適合砍伐樹木製作攻城器械,同時有外援來時也便於隱身,如此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宋江自然要選取。
十數個長梯準備妥當,起義軍勇猛地衝鋒起來,他們想一鼓作氣拿下長清城。
隻是一攻到城下宋江就知道失算了。城裏明顯有了防備,弓弩箭矢、滾石擂木早就準備完畢,義軍一攻到城下,城上便萬箭齊發,等到開始攻城,滾石擂木又雨點般的落下來,如此三番令義軍吃了個大虧。
“撤。”宋江果斷的下達了撤退任務。
看著留下的十多具義軍屍體,宋江心頭無比惱恨,這是他起義以來吃得最大的虧,卻是在他瞧不起的破縣城裏。
“大意了。”宋江懊惱地對吳用道。
“大哥,也許他們隻在這一側有了防備,要不我帶人再從其它幾路試試?”吳用寬慰地道。
“不用。”宋江馬上製止了吳用,“他們準備的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充份。”
看吳用不解地望著自己,宋江解釋了一句:“你看他們在城上毫不慌亂的進行防禦,加上器械準備的如此完備,這足以明他們是胸有成竹的。”
“難道那個孫晨逃到這裏來是一種引誘?”吳用納悶地問道。
對方防守那麼嚴密,若孫晨逃來是有意的話,那還真是一步可怕的算計。
宋江無奈地道:“無論他是有意還是無意,現在什麼都太晚啦,當務之急是做好兩件事,第一,馬上派人打探消息,把各方的行蹤徹底打探出來。第二,盡快尋來補給。”
“那這個城池?”吳用問道。
“先圍著吧,伺機騷擾一下,能攻進去攻進去,攻不進去就盯著。”宋江安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