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年後二十,也就是到了弱冠的年齡,這時要舉行加冠禮。
加冠是表示成年的意思。之前在鄉下,那時高家一無地位,二無宗祠家譜,加冠之禮就是有也是簡而化之。
現在不同,一切都有了,而且高峰作為建坊的當事人,意義更為重大,因而不能馬虎。
冠禮一般在宗祠中進行,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給加冠者加冠。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賜上“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人。
不僅在加冠時要取“字”,就是記入家譜也要用到“字”,因此大家與高峰相商的就是取“字”的問題。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雖然形式上是在加冠時由貴賓賜“字”,但仍需事先征求一下當事人和家人的意見,否則,賜出來的“字”大家不滿意,那就出醜了。
對於高峰取“字”之事,高家人曾征求過穀正的意見,穀正認為高峰乃奇異之才,可取“子奇”,不過,這隻是一個建議,至於用不用還得看高峰和高家的想法。
高峰對這個“字”當然不滿意,他一直低調做事,做人上更不敢顯擺,取“子奇”那就是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這不是他的本心。
他一直心謹慎,一心隻求活著,本想取“求生”為“字”的,隻是當他順著一念,不由得臉都綠了。
“高求生”,“高俅生”,那豈不成高俅的兒子了,這個肯定不行。
按著這個思路往下走,高峰想到了“平安”二字,隻是這樣太過直白,莫名的叫“平安”隻會讓人浮想聯翩,那又不是高峰的本意,還是隱晦點好。
琢磨來琢磨去,高峰把想法定在了“子川”上。
“川”與“穿”同音,高峰是想時刻提醒自己是穿越而來,千萬不要因為忘形而露了底。
當然,就是別人問起,從字麵上也好解釋,名峰字子川,都是地理事物,不存在爭議,而且還有名句可以引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是一種珍惜時光,不懈追求的意思。
鎖定了想法,高峰征求其他人的意見,大家大都是白丁,對這些根本就不懂,因而沒有人出來反對。
隻是也沒有最後定下來,高有賢的意思還是去征求一下穀正的意見,看他怎麼。
既然如此,高峰也不再執著,一個名字而已,用什麼都無所謂,他前世的人們都沒有字,不同樣過得挺好。
加冠禮將在年後擇日進行,同步進行的還有祠堂、功德坊落成和家譜啟用儀式。
幾件事同時舉行高峰倒是滿意,這些事對高家來是重大事件,對他來卻不過是個形式,他不想在這上麵浪費太多的時間。
當然,這種話他是不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