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淺談 朝花夕拾(1 / 2)

巍峨中華,經典紛出。在中華文明的曆史寶庫中,湧現了一部一部作者才思泉湧的作品,它們,孕育著文明的始點,撐起了億億萬中華兒女的理想,構建了中華文明的精神世界。

在曆史的巨輪上,先賢的心胸以及思想我們無可企及,我們在這些沉澱的思想與文學中學習,進步。

那一位位先賢在浩蕩的曆史長河中,就像曇花一現般,蕩起了一絲絲的波紋,泛起了一縷縷漣漪。而魯迅先生,在這曆史的河流中,激蕩出一朵美麗的浪花......

魯迅先生,從小學起便進入我們的學習,進入我們的生活中,他與我們,亦師亦友,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封建社會邁向文明的那點點困惑以及迷茫。

談起魯迅,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他的*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讓我們開始了解他,去認知他,一個看起來肩膀似乎不太穩當,卻又一直為我們的國家擋風遮雨,就那樣,就,那樣,不可思議的堅持下來。

魯迅老先生,原名周樹人,哎,當年我還似乎嘲笑他,一個老頭子,樹人,想要幹點什麼?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還真是可笑,樹人,百年樹人啊。這是要用他自己的一生,為國家栽一顆碧綠鮮活的樹啊。不為己,隻為國,我們該說他傻還是聰明呢!

周樹人,魯迅。魯迅,周樹人。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筆名魯迅(Lution)源於革命。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被麻木的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石,後與《阿Q正傳》、《藥》、《故鄉》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呐喊》。******主席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揚人。

這便是他,一個高個子,天塌下來,他先頂著。

而今天,我就談談他的作品,《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從書名上我們可以看出,花朝陽出來的時候開放,夕陽落下的時候拾起,這是花的一生,這是它燦爛的一生啊。這裏指魯迅先生在晚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

朝花夕拾原名為舊事重提,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全文共十篇散文。其中,包括,對貓的厭惡及憎恨的《狗.貓.鼠》;對長媽媽懷念,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製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性傳說的勾魂使者的《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恨的衍太太形象的《鎖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的《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老友《範愛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