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馬拉多納1.入選國家隊(1 / 2)

我就是馬拉多納(長篇)張寶同

這是新組建的中國國家隊的第一次會議。Ww WCOM會議是在國家足球隊訓練中心的二樓會議室召開。會議室並不很大,主席台上有一張長桌,台下有四排同樣的長桌,還有幾十把皮椅,大概可以容納四十多人。會議室非常地平常,一點都不豪華,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四麵的牆上掛著幾幅世界足球先生的大型畫像,一麵國旗和幾幅“刻苦訓練,為國爭光”之類的橫幅標語。

這裏是多少足球人夢寐以求,遙不可及的神聖殿堂,也曾是自己連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可是,現在我就坐在這裏,已經成為了一名國家隊員。這讓我既感到猶在夢中,又感覺這裏實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得讓人感覺不到一點的神聖和偉大。這就是國家隊嗎?

回想起我們曾去過中國乒乓球隊的訓練中心,感覺真是太不一樣了。進到乒乓球的訓練中心,就感覺進到了神聖的殿堂裏,不會打球的人也突然感覺會打球了,會打球的人就覺得一下成了高手。讓人感覺這裏就是造神的地方。還有那麼多的獎杯和獎旗,那麼多的世界冠軍頭銜,由不得就讓人肅然起敬。可是,進到國家足球隊,自己怎麼就沒有一點這樣的感覺?可不,中國足球隊在中國球迷的心目總是負麵的形象,諸如“恐韓症”、“遇弱不強”、“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和“黑色三分鍾”等。所以,球迷們給國家足球隊起了個外號叫“臭裹腳”。前些日,國足又在分組十分有利的情況下敗給了卡塔爾和阿聯酋,在組賽裏就被淘汰。直到現在還能聽到球迷們的罵聲。如果不是這種原因,中國足協為什麼會將國足的原班人馬解散,重新組隊?如果不是重新組隊,自己這次怎能會入選國家隊?

我進到會議時,裏麵已經坐了不少人了。但這裏的人幾乎都不太認識,都是一些比較年輕的隊員,因為這些隊員在隊裏大多都不是經常上場的主力隊員,很少在比賽中露麵。

後排座位都讓人坐滿了,我就坐在了第一排。我想坐在第一排可以比較容易地引起教練的好感和注意。因為和別人不熟悉,我就低著頭在看手機。而其他人則坐在一起,相互地詢問和交談。

一會,有個人坐在了我的旁邊,這人個頭真高,大概有187左右,而且塊頭也大,至少有8公斤。我想他可能是哪個隊的守門員。他坐在我的旁邊,拿出一包中華煙,遞給我一支。我擺了擺手,表示不會吸。於是,他就點著一支煙,一邊吸著一邊問我,“你原來在哪個隊?”

我,“我原來是浦航隊的。”

他眨了眨眼睛,,“浦航隊?怎麼沒聽?”

我覺得他的語氣帶有明顯的歧視和傲慢。這讓我對他有些反感。於是,我就用手扇了扇從他鼻吼裏呼到我麵前的煙氣,耐著性子回答,“我們隊不是強隊,可能不太引人注目。”是這樣,足球賽場也和江湖氣候一樣,強者為王,而弱者隻能呆在一旁。

他,“我是魯能隊的前鋒,叫王琦。”他把魯能隊三個字得特別響亮。因為魯能是中的老大。

這時,後排就有人朝著王琦打招呼,,“我見過你的比賽,你在對秦豐的比賽中打進的那個進球,簡直就是經典。”

王琦得意地,“那不過是菜一碟,算不了啥。”

後麵的那個人,“謙虛謙虛,到底是冠軍隊的主力,大氣。”

王琦就問,“你是哪個隊的?打什麼位置?”

後麵的人,“我叫陳鵬,在恒大打後衛。”

王琦馬上伸出手來,做出惺惺相惜的樣子同他握手,,“恒大,老冤家了,佩服佩服,要不是我在補時階段打進那個製勝一球,中的冠亞軍就要打個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