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黎明之花(1 / 3)

蘭波

走在暗夜裏的人,盼望著時間的黎明,照亮漫漫長途;而一個思索的人,則期待著思想的黎明照耀自己迷茫的心靈。

黎明,是一個光輝而又充滿啟示的詞語,當一個人向著黎明的方向前進的時候,他的內心就生出無窮的力量,他的人生因有黎明在遠方召喚,而放射出迷人的豐采。

我擁抱了這夏日的黎明。

宮殿前依然沒有動靜,寂然無聲。池水安靜地躺著。蔭翳還留在林邊的大道。我前行,驚醒那溫馨而生動的氣息,寶石般的花朵睜眼凝望,黑夜的輕翼悄然翔起。

幽徑清新而朦朧。第一相遇:一朵鮮花向我道出了芳名。

我笑向那金黃色高懸的瀑布,她散發飄逸,飛越了鬆林:在那銀白色的峰巔,我認出了她——女神。

於是,我撩開她一層又一層的麵紗。林中的小徑上,我舒展著臂膀。平原上,我把她告示給雄雞。都市裏,她逃匿大鍾樓和穹隆之間。像乞丐奔波在大理石的站台,我奔跑著,把她一路追尋。

大路上空,桂樹林旁,我用她聚集的綃紗把她輕輕地圍裹,我感覺到了一些她那無比豐滿的玉體。黎明和孩子一起倒身在幽林之下。

醒來,已是正午。

從一級金色的階梯上——在絲帶和青煙的繚繞中,在碧綠的天鵝絨和陽光下青銅般幽光閃閃的晶瑩的水麵之間——我看到了,在一塊由金銀、眼睛、香發精心織成的綠茵上,萬花吐蕊,爭奇鬥豔。

一片片黃金嵌在瑪瑙上,桃花心木的圓柱穩穩地高擎著一頂翡翠綠的穹隆。白緞的花束,紅寶石的纖細的嫩莖簇擁著水的玫瑰。

海與天,宛若睜著藍眼,化作白雪之形的上帝把簇簇鮮嫩的玫瑰吸引到這大理石般的水麵。

讀後感言:奇特的想象,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黎明的奇景,讀罷,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

春日和風

格雷芬·舍恩

春什麼時候來可要看它高興。它可能在2月裏賞給我們兩個天藍得令人難信的日子,畫眉百轉啼鳴,大山雀嘁嘁喳喳,也可能等到四五月才駕臨。於是空氣突然暖和起來,第一道和煦的陽光使我們精神煥發,有如花園裏燦爛的番紅花那樣吐豔。鄉間的春天吸引我們到戶外去。我們要看花兒盛開,聞細雨後土地的氣息,並且摸摸棉絮怎樣柔軟得不可思議。我小時候認識我家後麵森林裏的每棵蕨、每株樹。

從那條隻有在春裏才特別地汩汩流淌的小溪,我跑到歐龍牙草、報春和紫羅蘭叢生處。

城市的春完全不同。它使人的舉動回複正常。冬天裏那種憂悶的神情沒有了,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和騎自行車互相推撞時,彼此怒目相視的敵意也沒有了。不再有圍巾和雨傘礙事,每個動作都是喜悅。

公園裏每張凳子都向你招手。

初次坐在陽光下,腳下仍然有點陰涼,但沒關係。有人找坐位時,我們都友善地挪開讓坐,連來自寒冷北方的人也說:“今天天氣多麼好,你說是不是?”

是初現的陽光帶來這一切轉變。我們互相攀談,所談的不是各個要顯得比別人聰明的那些深度的話題,而是近乎大家隔著花園籬笆在閑話家常,又或在街口駐足閑聊,就像舊日那樣,人們在街上悠閑漫步。忽然間,老少都走在一起,傾談起來,仿佛彼此毫無隔閡。長發、白發、綠發和童山濯濯的禿發,和春的時刻比較起來,這些又有什麼可在乎的?

這是浪費時間、多情善感嗎?如果你認為是如此,就請繼續來去匆匆吧!

我每年都望春的湛藍天空,哪怕它隻出現幾個小時。

讀後感言:春天,總會引發人們的許多向往。在作者輕鬆而愉快的訴說中,我們仿佛在一次聽見了春天的腳步聲。

哈姆雷特獨白

威廉姆·莎士比亞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種更高貴?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