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安可是整個大宣的經濟中心呀!
它因水而生,得天獨厚地生在了兩河交彙的衝積平原,內含鵝湖。這塊天生富饒的土地,如今屋宇綿延,街道寬闊,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是大宣開國至今四代皇帝勵精圖治的形象代言。論繁華安定,恐怕連都城宴京也望而興歎。
前唐王駕《社日》詩曰: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當年西戎領主來貢,途經淩安,甫一回去就因思慕大病一場。其子聽聞天下有此人間仙境,野心勃勃,妄圖進犯,被正苦於找不著借口出征的宣武皇揍了個屁滾尿流,西戎領土被割大半,俘獲牛羊萬匹,西戎被迫向西遷都百餘裏,大宣西境遂至今太平無事。
這樣令人心馳神往的淩安,自然吸引了大批文人騷客、登徒浪子、武林豪傑和江湖混混的趨之若鶩,各種文化互相混雜,蓬勃發展,把淩安變成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木小樹所在的懷慈,是淩安轄區的治安標兵。平時呢,除了買菜少給一兩,吃飯忘記帶錢,青樓姑娘肚兜失竊以外,並沒有什麼能引起騷亂的糾紛。
想在太平盛世的全國文明縣行俠仗義,看來木小樹成為大俠的事業,是遇到了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障礙。
好在雖然縣老爺不是貪官,當地豪紳大戶慷慨濟民,老百姓也安居樂業,偶爾還是有小流氓尋釁滋事的。木小樹憑著手上一塊所向披靡的寶貝,直嚇得十裏八村的小幫派俯首稱臣,齊齊叫姑奶奶——大俠先不說當沒當上吧,地頭蛇是坐穩了。
木小樹厭倦了。她受夠了獨孤求敗的日子,受夠了每個人都對她畢恭畢敬。
“楊三柳!”
“哎!姑奶奶有何貴幹?”
“打我。”
……楊三柳噗通一聲跪在木小樹麵前,抽自己的嘴巴,狠狠地。
“哎哎哎?我讓你打我,你這是幹嘛啊?”木小樹蹲下來拉住楊三柳的瘋狂打臉的手。
“姑奶奶,您這是為難小的啊!姑奶奶武功淩州第一,一個指頭就能要了三柳的命,三柳哪兒敢造次?”
“……行了行了。”木小樹掩飾不住被拍馬屁後內心的喜悅,強忍住笑故作嚴肅的把楊三柳打發走了。
一步三哈腰的楊三柳,全無當年淩州一霸的氣勢,見過他囂張跋扈樣子的木小樹根本沒想到過這家夥扮狗腿會這麼無師自通。
她把玩著手中的寶貝,麵露得意。
雖說是個寶貝,但外觀隻是一塊不能再普通的腰墜。
這腰墜雕成一朵祥雲,材質特別,黑中透出點點零星的白,假如不小心被硬物剮蹭到,就會生出一條白紋,可是手溫稍微覆蓋一會兒,白紋就消失不見了,看不出是什麼玉石品種。
別看它貌不驚人,被稱為“寶貝”可不是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