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回 臨終付天命 迷路李家莊(1 / 3)

第一回張天師臨終付天命憶先師殿內夢神遊

“子昂,為師已經時日無多,畢生所著一本《天道》,希望你好生收藏,他日之後必有所得,回想當日,亦有一事讓為師此生懊悔。”老人氣若遊絲,緊緊握著張子昂的手,雙眼深邃似乎又回到了當年仗劍除妖,遊走天涯的時空。

張子昂的師傅名曰張曠,號靈霄道人,師承紫陽山牛鼻子趙老道,學道二十餘年。有一天,趙老道坐禪於蒲夜禪座上,忽一陣清風拂過,趙老道便打起瞌睡來,睡意朦朧之際,夢見自己來到一座仙山,此山終年雲霧繚繞,山頂之上紫光閃閃,趙老道掐指一算,此處必有仙跡可覓,便緩緩走向那座大山,其間路過一道溪流,趙老道俯身蹲下揣一把溪水潤喉,那溪水清涼入骨,入腹之後便有感覺溫潤異常,趙老道沉浸於溪水之間,不知身後邁步走來一隻八丈吊睛白額大虎,趙老道想循身而去,一時間戲水潺潺,四周碎石廢草叢生並無藏身之處,而大虎早已走到離自己隻有二、三十米開外,趙老道心知異常惡鬥必已躲不過去,便口年玄符做起道法,隻見老道念罷符咒便將腰間酒葫蘆拋上天空,瞬間酒葫蘆幻化成千萬精鋼寶劍射向老虎,誰知那猛虎速度如離弦之箭,迅猛異常,左忽右閃將這萬千寶劍都躲避過去,趙老道見狀想轉身後跑,可是哪猛虎速度過快,瞬間已到趙老道身前,張口便要咬上趙老道,趙老道知自己今天難逃一死,閉上雙眼準備受死時,天地之間忽然陰雲滾滾,電閃雷鳴,黃符驟起,天道之火從天而降,隻見那吊睛白額大虎全身燃起熊熊烈火,咆哮狂竄跑進遠處深山裏,消逝蹤影,趙老道剛站起身,身後便傳來一聲小孩子聲響:“你個臭老道,平時不上進,區區一隻小虎都打不過,你師傅如何教你的玄天道術,還要我一個小童子救你,羞不羞?”那趙老道轉念一想,今日羞辱已在,的確是自己學道不精,不便再做口舌之爭。忙俯身下腰,雙手拱起:“謝恩公今日相救”,小童忙擺起手來:“今日救你,不是白救,我早已知道今日你來夢中必有一劫,我來相助是想告知於你,十年前你相助於一孩童便是我的前世,我的前世在十五年後必有一劫,此劫難是命中注定,不可逆轉,希望你在這十五年中助其道法修練,以便能度過那場劫難~~~~希望你能謹記於心,切不可忘記!”說完,那牧牛小童便消失不見,趙老道還想追問什麼,卻已是黃粱一夢紫煙閣,複眼望去殿內煙霧迷繞全無當初夢中之景,待要細細品味這夢鏡之時,卻見張曠已來殿閣之內,趙老道便起身說道:“張曠,徒兒,來此正好,我有一事正要與爾商榷~~~~~~~”

十五年後,張曠以從師二十五載,那日趙老道命其前來大殿應約,於大殿之上對其告誡:“為師昨夜為你掐算天命,方知你命中需經曆一劫,此次為師命你下山,曆經磨難,是為你前世因果做個了斷,你可懂?”張曠跪拜殿下,拱手作揖道:“師長之命,我已明了,此番下山皆是我之命數,天意不可違背,次日我便下山,謹告師命”說完,起身下殿,回屋便收拾起行李。

欲知這張曠下山是凶是吉,且看下回“張天師夜觀星雨樓黑妖星墜落弄凡塵”。

第二回石道人迷路李家莊李憨牛誤入紫閣殿話說在北島黑冥塢的密林裏有座天璣府,此府掌道者乃一迷糊道人,此道終日與石為伴,久而久之便自得其樂學得一門石傀之術,念咒而起便能將碎石幻化成石頭傀儡人,因此人稱其為“石道人”,那石道人研修法術,但為人十分幽默風趣,可隻要是肉體凡胎便總有其缺陷,雖然石道人道法了得生性活潑,甚是一位老頑童,但其生性慵懶,不喜俗世,終日閉門不出,長年如此便對這大江南北無法分清了東南西北,所以常常搞怪迷路。

這一日正逢昆侖山玉霞觀“恒天老祖”生辰,各路道仙前往道賀,那石道人也不例外,但是人的命數與天理本就是上天早已安排,該其受禍就無法避免,話說那石道人本在石傀引導下順利到達昆侖山山腳,本想即刻上山,但一抬頭發現在昆侖山又高又陡,石道人心想:既然已到目的地,也不用那麼著急趕路,再則一路都用法術催生石傀,自己早已精疲力竭,不如在這山腳找一村莊休息一晚再走不遲。想罷,那石道人便朝著離自己最近的“李家莊”走去,可他不知,這一去劫難重重,釀下了一段千古孽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