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回白宮的路上,直升機的飛行非常安靜,摩根閉目養神,忽略隨從人員努力掩飾的的疑慮和不解。他僅僅象征性地在戴維營呆了一個小時就離開了。在這個小時內,他仔細盤算是否要和中情局商量啟動天網的鏡像係統,還是徑直命令泰溫上校。——不言而喻,前者是穩妥的,但他需要給中情局一個理由,一個具體的理由而不能是一個含糊的猜測,而他手裏並沒有或者沒辦法拿出這樣一個。至於後者,泰溫上校顯然聞出一些氣味了,不然他也不會通過鄧肯通知他,——然而,如果美國總統直接給他下令,這一行動本身,是否在暗示一些更加令人生疑的猜想呢?
摩根反複地掂量,最後他發現兩個因素是無法避免的,
1,他的決定會引發懷疑。或者說,他無法逃避可能的懷疑。但可以自慰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拉茲曼已經化身為天網,除了鄧肯博士。那麼,隻要他能把握住鄧肯博士,則沒有人能證明美國總統和天網係統有什麼瓜葛。
2,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於,時間。摩根意識到之所以他會被拉茲曼搞得焦頭爛額,就在於他不得不在一個非常緊張的時間表內忙於處理各個突發事件,現在,他能扳回來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在第一時間啟動鏡像係統,多一秒的拖延,就意味著多一秒被拉茲曼察覺的可能,而那,意味著真正的失控和災難。
想清楚了這些,摩根有了他的決定,雖然,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他長歎一聲,發現天網發生的一切,成了一個可怕的泥沼,縱然能爬出來,都已經是滿身汙垢了。
手機振動了一下,泰溫上校從他舒服的靠椅上挪動了一下身子,看了一眼屏幕,上麵是一句命令和一段18位字符。署名是鄧肯。他跳了起來,衝出了辦公室。
門口,蒂姆中尉迎上他,低聲說到:“父親,博士在天台等你。”泰溫點點頭,一言不發地進了電梯——
“總統扣動扳機了,鄧肯是信使”,這兩個事實告訴泰溫,天網確實出事了,而鄧肯即將是新啟動的鏡像係統的管理員。作為軍人,他將會執行三軍統帥的直接命令,作為天網基地的領主,他感到非常的不安,——-因為啟動鏡像係統這樣的大事,總統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直接下令了。沒有一個詳細的轉換計劃,——-比如舊的天網係統那麼多警衛部隊和維護工程師怎麼辦?——同時,也沒有知會中情局,他們可以算得上天網基地最重要的夥伴單位,——最讓他不舒服的是,沒有一個書麵命令。當然,序列號是一個鐵證,但這種方式後麵的曖昧讓他有一種被利用的感覺。帶著這種感覺,他象一頭悻悻的狗,上了天台。
看到鄧肯後的第一眼,就讓泰溫心裏舒服了很多,博士沒有了往日的沉穩,眼神滿是猶疑和惶恐。他得出判斷,相對於簡單的執行者泰溫,鄧肯在這局棋裏承擔著總統代理者的角色,因此,當事情碰上麻煩時,他自然要比泰溫難脫身的多了。——而明顯的,現在他們兩個都清楚,天網已經有大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