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蘇顯兒飛升(1 / 2)

上麵沒有任何的記載,也周邊更沒有任何的建築為標記,此方世界既名為‘彼岸海’,那就有很大的可能與佛‘門’有關。[百度搜16kbook,首發全文字閱讀]

‘彼岸’一詞,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為“此岸”;超脫生死,即涅盤的境界為“彼岸”。

佛家以心超脫世界,此方世界,能夠隨蘇顯兒的心念而動,恐怕要出此地,還要落到蘇顯兒的身上。

李三寶十分不解,此方為何對自己並無影響,而且蘇顯兒在自己的接觸之下,此方對她的影響也會隨之消失!

時間不知過去多久,李三寶心想:“如此等待,怕要耽擱不少時間。”

他轉念之間,把心中猜測告知蘇顯兒,二人考慮一番之後,決定還是要試一試。

二人相對盤膝而坐,隨即李三寶放開握住蘇顯兒的手,有些緊張的看著對方,這是他們現在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不得不試一下。

卻說蘇顯兒此時,沒有李三寶身上那股莫測力量的庇護,隻覺得神念隨即擴方周圍,雖然已有所準備,可還是大為驚訝。

此念一生,萬萬念生,原本平靜的大海,忽然‘波’濤起伏,狂風大作。這狂風之中,有一股焦急之意,滲入蘇顯兒的元神。蘇顯兒心神更顯得焦躁,金光一閃,直接把她心頭這些煩惱斬落。

頓時,海麵又風平‘浪’靜。

蘇顯兒恍然大悟:“這果然不是海,而是我的心,心靜而海平,心動而‘波’驚。”

蘇顯兒心中又故意演化出種種情緒,海水果然隨她的心念生出種種情形,或狂風暴雨,或水‘波’鱗鱗,或電閃雷鳴,等等不一。

心中想道:“此方是佛家智慧,破一切障礙,想必破此煩惱也要從心念入手。”

她所想煩惱,為佛‘門’所說“三煩惱”。人有三煩惱,分別為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所謂見思,為自身一切種種見‘惑’;塵沙煩惱,為與人世間一切‘交’係愚昧;無明煩惱,則為阻止人們不能見到世界真如本質的根本力量。

此三種煩惱的存在,使人人愚昧。

蘇顯兒雖對佛家經典研究不多,但是李三寶隨著師父,卻也對佛‘門’有所了解。他告訴蘇顯兒,若有人能斬斷見思煩惱,便是“自覺”,能成就阿羅漢果位。若有人能夠斬斷塵沙煩惱,便是“他覺”,能成就菩薩果位;若有人能夠斬斷無明煩惱,便是“覺行圓滿”,成就佛陀果位。

而三個斬斷煩惱的過程,都是所謂的“到彼岸”,從生死大海的此岸,度到涅槃究竟的彼岸。斬斷三煩惱,需要大智慧,大毅力,大堅忍,大宏願。

蘇顯兒的心中演示種種心境,李三寶冷眼旁觀海麵變化,或風暴,或平靜。

他把佛家般若品的經典《心經》,傳授與蘇顯兒,而後兩人共同念誦加持。

忽然三字大放光明,變化成億萬光芒,不斷融入蘇顯兒的識海之中。

她感覺有種寂空的東西進入識海,卻又感覺沒有任何變化。或者說,隻是在心靈境界上有了提升,實力沒有絲毫改變。

雙眼似閉非閉,表情似喜非喜,身形似動非動,處於一種十分微妙的狀態。

李三寶乃是隨著蘇顯兒的心念也產生種種變化,心境也得到許多的提升,卻和蘇顯兒無法相比,畢竟此乃是蘇顯兒親身所經曆。

而他隻是被動的接受蘇顯兒所產生的一些感悟而已。

不過這已經是讓他喜出望外,沒想到在破除此方世界時,能夠有如此的收獲!

自修成元神之後,境界的提升不但是法力或者元神的凝練,反而對心靈境界有這巨大的要求。

且他有金錢劍在手,更體現出對心靈的重要。

李三寶心中有種直觀的感受,自己的第一次天劫快要到了!

可見他的心靈境界提升多少!

這時蘇顯兒忽然睜開眼,唱謁道:“生也空,死也空,歡也空,喜也空,五蘊皆空,諸法空相,生死無礙!”

海麵之上的種種風暴、巨‘浪’,瞬間消失,大海恢複平靜,旁邊的那座上書‘彼岸海’三個大字光明大作,下方仿佛由黑氣組成的載體竟然有種消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