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2003年12月,方應看去華盛頓同美國人談軍火技術轉讓,談完事情出來天還早。他便讓司機開去紐約,進了紐約城,天正在下雪,司機問去哪裏,他說隨便走走吧。車子在曼哈頓的街上緩慢行駛,他看向窗外,想象著成崖餘背著大包,穿過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臉上表情沉靜緩和,或者偶爾會停下來,拍一下這個城市的某一張臉。這麼想著,方應看忽然感覺到一種刻骨的孤獨,那孤獨侵蝕著他的內心,讓他一時又迫不及待的想離開此地。他讓司機開快點,回華盛頓去,司機將車子轉向,滑進另外一條街,就這樣,方應看看到那張他夢寐以求的臉,在街邊的一個大櫥窗裏。方應看讓司機停車,他下車,站在那櫥窗前,看著海報上成崖餘舉著相機遮住半邊臉,露出一隻眼睛,漆黑深邃,他想也許真的有“另外一個時間地點。”他欣喜著推了櫥窗右邊的轉門進去,卻沒注意轉門的另一邊一個白人女人和東方男人正從門裏出來,那打扮華貴的中年女人對年輕男人說:“Anthony,這次展覽效果太好了,我們應該要全國巡展。”那男人笑了笑,眼睛漆黑深邃。
最後,寫書的那個作者說,換一個時間地點,便再沒有相遇的機會。
所以,方應看永遠不會知道,在他看到那張照片之前,他同成崖餘已經在12月的紐約錯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