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米諾斯迷宮之謎(1 / 1)

克裏特島的米斯諾王國古希臘詩人荷馬在《奧德賽》長詩中,敘述了克裏特島的故事。這島上有個強盛的米諾斯王國,而王後與公牛怪私通,生下一個牛首人身的王子。牛首怪不食人間煙火,卻要吃人,他武藝高強,刀斧不入,橫行宮廷。國王無奈,命建築師戴達羅斯造一座迷宮,將怪物關起來。牛首怪再也出不來了,但他每九年至少要吃7對童男童女,否則會把宮廷鬧翻天。祭品由臣服的雅典城邦奉獻。

雅典第三次進貢一對童男童女時,英俊勇武的王子提修斯自願充當童男,借以入宮伺機誅殺牛首怪為民除害。提修斯乘船來到克裏特島,公主阿莉阿德尼對他一見鍾情,兩人墜入愛河。公主送他一團線球和一柄魔劍,他係線進入迷宮,在迷宮深處找到牛首怪,經過一番殊死的搏擊,誅(zhu)殺了怪物,然後由公主牽線走出迷宮。

米斯諾迷宮今何在?

荷馬史詩傳世之後,人們尋遍克裏特島,根本找不到迷宮的影子。

根據古希臘的曆史以及克裏特島出土的青銅器,這島上確實有過強盛的米諾斯王國。然而,這個王國早在公元前15世紀前後消失,荷馬撰詩則在消失之後四五百年。荷馬根據什麼寫出迷宮的故事?不是虛實參半的杜撰,就是麵壁虛構的幻想了。

1894年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首次登上克裏特島實地考察,在史前廢墟上找到許多象形文字碎片,回國後提出希臘本土古文明可能起源於克克裏特島出土的青銅塊裏特島的新穎看法。在社會各界的資助下,伊文思1899年重返克裏特島,向希臘政府購得大片廢墟土地,開始發掘。

巨型迷宮浮出水麵發掘點在島北的克諾索斯,當時荒無人煙,隻有一座茅屋。伊文思帶領工人開始了長達25年的發掘。1900年旗開得勝,在厚厚的浮土下麵發現了2.33萬平方米的米諾斯王宮遺址,縱橫交錯的牆基呈現在人們麵前。清理積泥後,呈現出一個撲朔迷離的迷宮。

王宮坐落於凱夫拉山的緩坡上,依山起伏。中央是一個長方形庭院,四周分布著1500多間宮室。各宮室以長廊、門廳、複道、暗門、階梯相連,千門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後通,神機莫測,是名副其實的迷宮。

牆體上殘留的壁畫,集中代表了米諾斯文明的水平。覲(jin)見室畫著三隻帶有翅膀和蛇尾的鷹頭獅,乃是克裏特人膜拜的圖騰。西宮北牆的《鬥牛》,一少年猛按住惡牛之角,另一少年痛擊牛臀,一少女彈起而倒立牛背之上,依稀傳達了提修斯力挫牛首怪的信息。

米諾斯王宮是否荷馬史詩所指的迷宮?在第二個迷宮沒有發現之前,似乎可以這樣肯定。牛首怪之說不可信,但米諾斯國王殘暴成性,怕人暗算,造一座刺客進不來的官邸(di)供自己享用,卻是合情合理的。而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至今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