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撒哈拉史前壁畫(1 / 1)

史前壁畫揭示曾經的文明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縱橫於大西洋沿岸直到尼羅河畔的廣大北非地區。撒哈拉大沙漠炎熱無比,最高溫度接近60℃。在這裏,你隻能看到一片片黃沙和幹裂的土地,植物生長是很少見的,但距今3000多年前,這裏卻是一片綠洲。

19世紀中葉,德國青年探險家巴爾斯在阿爾及利亞東部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發現了巨大的岩石壁畫。

現在,人們已在撒哈拉發現了100多處史前文明的村落遺址和近萬件壁畫作品。這些珍貴文物揭示了撒哈拉的綠洲時代和這裏曾產生、繁衍過的史前文化奇觀。

現在,曆史考古學界已經認定,撒哈拉的史前文明是非洲土著黑人創造的。他們生存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經曆了母係社會向父係社會轉化的曆史階段。壁畫蘊含曆史演進過程各個不同曆史時期的壁畫,為我們揭開了撒哈拉地區生態環境演變的大致進程。

公元前5400至公元前3000年,這裏曾是一片肥美的綠洲。而公元前3000年以後,水牛、河馬和犀牛等水中動物形象逐漸從壁畫中消失了,這說明這一地區的水資源逐漸減少,生態環境逐步惡化了。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繪製的壁畫中,出現了駱駝的形象。顯然,在此之前的某一段時間裏,沙漠已經代替了綠洲。

撒哈拉如何變沙漠?

現在人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是:撒哈拉是怎樣變成沙漠的?這塊史前文明土地上的衰落和消失是不是直接和生態環境的變化有關?

撒哈拉壁畫大部分都是用恩阿哲爾高原盛產的赭(zhe)石色頁岩研磨的顏料繪製的。壁畫上的五顏六色,曆經數千年的風雨侵蝕卻絲毫不褪色,一些壁畫的內容和技法也使人很吃驚。有一幅被學者稱為“偉大的火星神”的人物岩畫,其表現手法和人物外形都酷似法國抽象繪畫大師畢加索的作品,人們難以理解遠古時代撒哈拉地區的繪畫大師們為什麼會用這種變形的藝術手法作畫,這到底象征著什麼?

撒哈拉壁畫顯示了曆史發展的進程,但同時又給曆史考古學界帶來了不少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