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有待破解的木乃伊書(1 / 2)

在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之間有一段輝煌燦爛的伊特魯裏亞文明,它是由伊特拉斯坎人發展起來的。

伊特拉斯坎人於公元前7世紀在意大利中部紮下根來,他們建立了一個希臘化程度很高的國家。羅馬帝國的興盛使得伊特拉斯坎人相形見絀,他們最終被吸納到羅馬帝國之中。

因為其存在隻是曇花一現,所以我們對其知之甚少,但若幹年後一篇木乃伊裹屍布上的文獻卻為我們揭開了冰山一角……

19世紀末,匈牙利總理公署的一位官員旅遊非洲,是否公費史未詳載,估計那時的人們不會比我們現在的公仆們愚蠢多少,不會自掏腰包的,但回程時官員收到了一件私人紀念品,此物如在當時的中國,絕對沒人高興接受:一具木乃伊!也就是一具裹著厚厚的布的幹屍。

這件在國人看來犯忌諱的東西被那位東歐的旅客當成了寶貝,馬上不惜耗資費力由埃及運回了歐洲,成了這位官員的私人珍藏,然而這件確為無價之寶的珍藏並沒有給榮幸的收藏者帶來財富,不過也沒有帶來法老詛咒的厄運,木乃伊的主人正常去世。

後來這具木乃伊幾經輾轉被送到薩格裏布博物院。博物院的人員拆開木乃伊,驚人的事情出現了:木乃伊的裹布上發現一篇不明文字寫成的文章,共有216行。

這篇內層裹布上發現的文獻,耗費了考古專家們幾年的時間,辨認其是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文字。因為木乃伊來自埃及,專家們開始認為是埃及文,但一切努力都白費了,大家別說翻譯了,就連這些文字屬於那類文字都沒做到。

1892年,事情終於有了突破:一群德國專家鑒定,認為“木乃伊書”的文字是伊特拉斯坎文,並且不確定的認為是某種宗教傳單,從此這一截寫上文字的裹布被稱為“木乃伊書”。

自從木乃伊裹布上的文字確為伊特拉斯坎文以來,有不少語言學家熱衷於探索這謎一樣的文獻,可是無人能掌握破譯伊特拉斯坎文的“密碼”。

雖然知道了木乃伊書上的文字是伊特拉斯坎文,但是當時的考古學家們別說對伊特拉斯坎文了,就是對對伊特拉斯坎人也所知甚少,隻知道破譯伊特拉斯坎人的語言,需要有一篇作用如“羅塞達碑”的文獻,然而這樣的文獻哪裏去找?行文至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羅塞達碑”。

1799年,法國的拿破侖遠征埃及,他手下有一個士兵偶爾在尼羅河河口的小城羅塞達附近,發現了一塊石碑。

這塊石碑是公元前196年底比斯祭司為歌頌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即位而製作的。

石碑上的文字非常奇特:上麵刻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部是古埃及的俗體文字,下麵則是古希臘文,用這3種不同的文字記述相同的讚美詞。

這塊石碑後來成為法國的埃及學家商博良在19世紀初解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一把鑰匙。

雖然有相當多墓碑之類的銘刻,被認定為屬伊特拉斯坎文的銘辭,但都簡單的很,隻能被估計為墓中人姓名、身份等。

就是高明的專業學者也隻能辨認其極少的單詞,這些有點像希臘文的銘刻,單詞都是以字母拚寫,學者們對此語文法的結構和語法卻無法明白,隻是能初斷此文與希臘文或拉丁文都無關聯,簡單的銘刻都是如此,那篇伊特拉斯坎文的“木乃伊書”也就自然成了無人能解的“天書”。“木乃伊書”的出現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盡管專家們在其間做過各種努力,但是這個謎團依然茫然無緒,轉機出現在20世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