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甲子(1 / 2)

深秋,終南之山。

此時的終南山秋高氣爽,景色怡人。一陣秋風吹過漫山黃葉飄零。

山林深處,從清爽的秋風之中隱隱傳來一聲聲“咚、咚、咚,”的聲音。那聲音由遠及近,漸漸地能夠感覺到好似還夾雜著一些腳步之聲。

片刻後,一位高大的老和尚映入眼簾。這和尚生的當真了得,一副皮囊足有九尺之高,麵目黝黑粗獷,掌寬腳大,胸前一串菩提念珠個個大如拳頭,和尚右手之中抓著一根碗口粗細的烏金大棒。大棒比起和尚還要高出半頭之多,抓在和尚手裏,一步一點地。動靜頗大。光聽聲音,這大棒少說也有數百斤之重。抓在和尚手裏卻顯得輕鬆寫意,混不費力一般。之前的一陣陣悶響,便是這大棒擊地所發。

和尚轉過彎來,隻見他左手是指伸出,下麵竟拉了一個小和尚。這小和尚五六歲左右。雙目清亮有神,唇紅齒白,瓷娃娃一般。跟老和尚形成強烈的反差,小和尚正努力的抓著和尚伸出的手指,步伐奇快,老和尚走一步他卻要兩三步方能跟得上,不過小和尚身法輕盈,腳力也不是一般,竟絲毫不曾遲慢。

兩和尚前方不遠處一條小河流淌,水聲嘩嘩。河邊坐了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這少年一身青衣雙手托腮,生的也算眉清目秀,一股子書生之氣,雙眼一瞬不瞬的盯著河麵發呆,好似癡了一般。中年和尚拄著大棒走到身後他也不曾發覺。

中年和尚正要過河,下麵的小和尚伸手拉了拉少年的衣角,發出還顯得頗為稚嫩的童音道:“大哥哥,這山裏沒有人野獸又這麼多,你一個人坐在這裏很危險的。”

少年轉過頭,摸著小和尚的小光頭微微一笑道:“野獸又能怎樣?比起人來,野獸恐怕善良的多了。”

“大哥哥,俺還是怕野獸多點,人們可好了總是給我包子吃。”小和尚瞪著大眼道。

這時一邊的大和尚開口了,他盯著坐在石頭上的少年片刻道:“阿彌陀佛,檀越可是要過河麼?”聲如洪鍾,竟比那大棒的聲音還要渾厚驚人。

少年站起身來向大和尚欠身道:“敢問大師,這河晚輩是過還是不過?”

大和尚雙目一頓道:“檀越,這河不在你腳下,腳下之水,沾不濕一片衣角。”

“請大師指教。”青衣少年向大和尚施禮道。

“這河過於不過,全在檀越一念之間,區區一條小河過也罷不過也罷,世間萬物隨緣即應,不留心中。”大和尚昂首道。

“好,那晚輩願隨大師走上一遭,聆聽教誨。”青衣少年再施一禮。

“佛度有緣之人,檀越既是****之人,老衲更是義不容辭,但觀檀越根骨,卻不是我佛門之人,這山中有一衝凝觀,不知檀越可願同往?”大和尚道。

“好,我孤身一人,了無牽掛,不如去看看這花花世界,萬古星辰。或許有我要找的歸宿。”青衣少年雙目移向長空之中。

山路崎嶇難走,青衣少年身無一技,跟在這一老一少身後當真辛苦異常,不過他意誌堅定,三天之後一座古道觀便出現在目力所及的雲層之中。

這道觀建在山頂絕壁之上,但卻恢宏異常,隻見山門,山門之後殿宇樓閣皆似建在雲層之中,一眼望不到邊際。

這終南山脈,十萬大山,向來都是神仙洞府,法陣環繞不存於凡塵之中。凡人隻能口耳相傳無力目睹,這大和尚帶著他倆七拐八拐走了整整三天終於到了這絕壁之下。

抬頭望去,這絕壁猶如飛來一般,直插天際。

老和尚左手一提將小和尚放在肩頭,又一帶將青衣少年放在另一邊,雙手繞過他們後腰,叫了一聲抓緊了,烏金大棒一點地,大和尚雙膝一縱,小和尚急忙把臉埋入大和尚脖子之中。

青衣少年自覺勁風撲麵,刮得雙頰生疼仿佛要裂開一般,在大和尚哈哈大笑之中片刻後三人便已落到山門之外,這千仞高山,大和尚一縱而上!

山門之上,“九重”二字掛在正中,仙氣古氣盎然。青衣少年讀過書,見識不凡,但哪裏親眼見過這仙家氣象。

隻聽大和尚朗聲道:“禪宗大拙特來拜訪!”聲如雷震穿透力極強,穿過山頂罡風,直至插向道觀深處。

“無量天尊。大師應約前來老道有失遠迎。”廟宇深處一聲蒼老的道號傳來,聲音未落廟門大開,一位身材中等,麵容瘦削的老道人手執拂塵飄渺而來。發聲時人還在百丈之外,聲未落,人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