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善鄯王國的帝都。
它位於西域大湖羅布泊的東邊,羅布泊方圓數萬裏,浩瀚無邊,綠水瑩瑩,水草茂盛,既養殖了豐盛的魚蝦,也給樓蘭這個西域大都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機之水。
太陽初升,樓蘭的街道上已經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熙熙攘攘。樓蘭是漢國通往西方其它大國必經之道,絲綢之路名聲遠揚,是以商旅齊聚,城市繁華。
既然是商旅之城,做買賣的機會一定很多。
商店已經早早開張,不用吆喝,短時間內便已經客如雲來。
街道上,各種膚色的人,穿戴不同的服裝,說著不同的語言,在熱烈地討價還價,各種貨物會同駱駝、馬騾、甚至大象,把街道擠得水瀉不通。小吃美食的蒸汽味道,混雜著牲口糞便的臭味,在城市街頭中形成一種奇怪而熟悉的味道。
樓蘭皇宮附近,一條寬敞的商業街道上,一家藥鋪正在營業。
這家藥鋪占據了同街七八間商鋪的位置,門麵極大,門前沒有任務文字招牌,隻是印了個巨大的燙金葫蘆標記,以示懸壺濟世之意。
這家藥鋪便是樓蘭遠近知名的甸提藥師鋪,凡是經過樓蘭的商隊旅客,沒有不曉得甸提藥鋪,也很少人沒有在藥鋪裏買上幾貼藥丸,商旅路漫漫,瘟疫疾病,寒冷受涼,妖獸襲擊,無不需要藥草備用,而甸提藥鋪的藥方和藥丸,素有靈驗,在樓蘭商旅中是頗受歡迎。
藥鋪是一棟大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又分為醫師區,煮藥區,等候區,治療區等幾大塊。大堂後便是一排排兩人高的草藥櫃,醫師開了藥方要拾藥,需要兩個藥徒,一人推動帶輪子的高架梯子,另一人站在高架梯子之上,邊看藥方邊飛快地打開相應的藥櫃拾藥。
除了藥櫃的百十個弟子,醫師區也有二十來個醫師,分多間隔房坐開,有專門徒弟在旁聽著寫藥方,看診開藥兩不誤。
等候區更是設置了幾百張桌椅,專供看病百姓等候之用,有熱茶供應,餓了還有點心奉上,讓病人耐心等候,不發脾氣。因為病人來自各國,語言不通,所以藥鋪裏還設有翻譯,專門負責溝通。
藥鋪一層雖然麵積寬廣,但是熙熙攘攘,竟然坐無虛席,門外還不時有看病拾藥的人進來,讓招待的谘客忙得滿頭是汗。
藥鋪上層是專門負責接待貴客的場所,有預約的貴客上門,自有專人負責等候接待,並引著走上樓梯,樓上的房間安靜而且裝修豪華,醫師也是經驗豐富,醫術高明,待遇與眾不同。據說如果人品好的話,還可能見到大藥師本人。
據傳大藥師還是樓蘭皇室的禦用醫師長,皇親貴族也經常到訪甸提藥鋪,因此長年有一隊皇室衛隊,守在甸提藥鋪附近。
雖然客人們沒有看見皇室衛隊,但確有四五名樓蘭士兵,在藥鋪附近巡邏,而且甸提藥鋪能皇宮附近的繁華大街上開張,也證明了它與樓蘭皇室間,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
甸提藥鋪,已經成為樓蘭第一藥鋪。
藥鋪所在大街的斜對麵,有一處大宅,高牆圍繞,房屋眾多,紅頂白牆,牆上裝飾著各式美麗花紋,正是樓蘭大戶通常用的裝飾。兩扇通紅的大門,長年緊閉著,門前也有兩個配刀的樓蘭士兵守護著,顯示戶主的不凡。
這處大宅,正是善鄯王國甸提藥師住宅。
甸提藥師其實並非善鄯王國本國人,他本姓胡,來自中原,據說原本在長安是一個小小的郎中。三十年前來到樓蘭定居。
其時善鄯王國還沒有象如今這般強大,樓蘭也隻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城市。民眾醫藥知識缺乏,對草藥材也不甚了解,兼上周邊妖獸為惡猖獗,民眾深受缺醫少藥之苦。
胡藥師帶來中原的藥方,又就地擇周邊草藥為材料,製作藥丸,分發給百姓,治好許多疾病,名聲慢慢傳開。
隨著上門的客人越來越多,胡藥師便傳授藥徒,同時改了個樓蘭名字叫甸提,開了這間藥鋪,因為當時對樓蘭文字仍不熟悉,於是以燙金葫蘆為標誌,以示懸壺濟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