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鏈接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技術,1973年實現三係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大麵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86年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高瞻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略發展階段,即三係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係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係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在歐洲最西部有一個國家,北邊緊貼北極圈,1/8被冰川覆蓋,冰川麵積占8000平方公裏,同時這個國家還有200至300多座火山,以“極圈火島”之名著稱,有40至50座活火山。幾乎整個國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開墾,這個國家就是被稱為“冰火之國”的冰島。在我們的地球上,火山與冰川——地球那忽冷忽熱的“壞脾氣”,總是讓人捉摸不定。
來自地球深處的“一把火”——追蹤火山之謎
每當世界上發生大規模火山爆發事件時,人們總是感到無比的恐慌,麵對這種自然災難的侵襲,人們馬上會想到一些耳熟能詳的語彙——猛烈、狂暴、可怖。今天人們麵對著噴湧的火山時,我們禁不住的問,發生在身邊的火山究竟有著怎樣的神秘麵紗?
火山是怎麼形成的
地表下麵,越深溫度越高。在距離地麵大約32公裏的深處,溫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岩石熔化時膨脹,需要更大的空間。世界的某些地區,山脈在隆起。這些正在上升的山脈下麵的壓力在變小,這些山脈下麵可能形成一個熔岩(也叫“岩漿”)庫。
這種物質沿著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庫裏的壓力大於它上麵的岩石頂蓋的壓力時,便向外迸發成為一座火山。
海底有火山嗎?
1963年11月15日,在北大西洋冰島以南32公裏處,海麵下130米的海底火山突然爆發,噴出的火山灰和水汽柱高達數百米,在噴發高潮時,火山灰煙塵被衝到幾千米的高空。經過一天一夜後,人們發現從海裏長出一個小島,高約40米,長約550米。海麵的波浪拍打衝走了許多堆積在小島附近的火山灰和多孔的泡沫石,火山在不停地噴發,熔岩如注般地湧出,小島在不斷地擴大長高,到1964年11月底,新生的火山島已經長到海拔170米高,1700米長了,這就是蘇爾特塞島。
海底火山的分布相當廣泛,大洋底散布的許多圓錐山都是它們的傑作,火山噴發後留下的山體都是圓錐形狀。據統計,全世界共有海底火山約2萬多座,太平洋就擁有一半以上。
複活的死火山
按活動情況火山分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一般來說,隻有活火山才會發生噴發。正在噴發和預期可能再次噴發的火山,當然可稱為活火山。而那些休眠火山,即使是活的但不是現在就要噴發,而在將來可能再次噴發的火山也可稱為活火山。那些其最後一次噴發距今已很久遠,並被證明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發生噴發的火山,稱為熄滅的火山或死火山。
根據哪些準則來判斷一座火山的“死”或“活”,迄今並沒有一種嚴格而科學的標準,火山的“死”或“活”是相對的。有一些在1萬年甚至更長時期以來沒有發生過噴發的“死”火山,也可能由於深部構造或岩漿活動而導致重新複活而噴發。例如中國五大連池火山群中,大部分火山是在10萬年前噴發的,但是其中的老黑山火山和火燒山火山卻是在公元1719-1721年噴發形成的。
知識鏈接
·板塊構造學說·
上世紀六十年代,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理論,這就是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麵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地殼),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動。由於地球表麵積是有限的,地球板塊分類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彙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邊界;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地球表麵活動便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
最是熔岩橘紅時——細數火山之最
地球上火山的數目是驚人的——世界上有超過500座“活”火山,“休眠”火山的數目與之相仿,還有很多火山被認為已經“死去”。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在哪裏?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又是誰?火山有多少世界之最,你知道嗎?
世界上最小的火山
母子火山——塔爾火山是世界上最低的活火山。
塔爾火山是一個十分奇特的火山,在它的火山口湖中,有一個小火山,就像袋鼠媽媽的育兒袋中還有一隻活潑可愛的小袋鼠一樣。塔爾火山和它的“愛子”一起構成“母子”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