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地球檔案——揭開地球獨特構造的神秘麵紗(2)(1 / 3)

知識鏈接

東非大裂穀

有一些學者認為:熾熱軟流留物質的上湧是大陸分裂的基本動力。堅硬的岩石圈構成整個地球的外殼,岩石圈之下是由熾熱熔融物組成的軟流圈。如果軟流圈上湧,就會使上麵的岩石圈穹形隆起並拉伸開來;又由於溫度升高,使大陸岩石圈的強度降低;最後,大陸會沿長長的斷層發生破裂和陷落。比如宏偉的東非大裂穀就是一個典型。在東非大裂穀兩側,大陸岩石圈厚約100~150公裏,而裂穀下的大陸岩石圈僅30~50公裏,裂穀周緣的東非高原,有非洲屋脊之稱。所有這些都是在熾熱的上湧的軟流圈作用下造成的。

地球的周期性災難——恐龍滅絕是個“意外”

縱觀地球的生命曆史,先後發生過許多次導致生命毀滅的浩劫,每次災難都會有70%~90%的物種滅絕。對那些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進行分析,科學家們瞧出了端倪,地球好像每隔6200萬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生物數量的漲落起伏。

·太陽係玩蹺蹺板遊戲·

科學家分析,地球上的巨變往往是天象的變化導致的,地球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導致全球性的巨變。目前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存亡,與太陽係玩蹺蹺板有關。

研究發現,地球物種的大規模滅絕時間與太陽係偏離銀河係中心的周期性有著近乎完美的巧合。科學家邁勒特說,“太陽係偏向銀河係北方時,就對應著物種滅絕。”在這些周期中,地球都會受到高強度的宇宙射線襲擊。當射線與地球大氣磨擦時,會產生高能粒子介子,這些介子傾瀉到地球物種身上產生了有害的輻射。“宇宙射線本身並沒有多麼危險,它們與地球大氣磨擦產生的帶電粒子卻可以穿透大氣層,尤其是介子還可以深入到海平麵以下。”科學家說,地球大氣層化學成分的改變及臭氧層的損耗也會導致更多的物種變異。而且,這些帶電粒子對大氣的轟擊還會產生大量的雲層,從而導致氣候變化給地球物種帶來滅頂之災。

不過,研究人員也承認,他們進行的模擬並沒有解釋所有的滅絕現象。例如,恐龍的滅絕以前被認為是小行星撞擊所致,不符合地球災難周期。

恐龍滅絕是個“意外”

恐龍是距今6500萬年以前地球上主宰。也是家喻戶曉的一種已經滅絕了的一種生物。特別是大量恐龍化石的發現,激起了更多人們的興趣。為此恐龍是怎麼滅絕的——這一問題,也是人們最關注的問題。

人們在長期的研究中提出,地球上所發生的曆次生物大滅絕,都是太陽周期性演變的結果,但是恐龍的滅絕卻是個“意外”,它們的滅絕與小行星或者彗星與地救球相撞造成巨大爆炸後的塵埃遮天蔽日、長久不散有關。

科學家認為,那次撞擊爆炸使所有恐龍都滅絕了。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隻有70%的恐龍在當時滅絕,其它的一些恐龍種類則勉強地躲過了劫難,可是在隨後的幾百萬年裏又逐漸絕滅了。這後一種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6500萬年前的這次事件以後形成的地層裏,仍有一些恐龍骨骼被發現。

小行星撞擊理論隻是科學界種種探索中的滄海一粟,那麼多曾經浩浩蕩蕩、生氣勃勃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龍為什麼一個不留地從地球上消失了,沒有留下它們的後代,卻為我們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這個謎永遠激發著我們去探索、去求知。

知識鏈接

·史前大洪水·

地球北半球突然被來曆不明的洪水包圍,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萬鈞之勢,咆哮著衝向陸地,吞沒了平原穀地,吞沒了這些地方的所有生靈。高山在波濤中顫抖,陸地在巨變中呻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有足夠時間跨度的民族曆史和傳說中,都有著驚人相似的“大洪水”的傳說。而且在傳說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內容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近來考古學家發現的許多史前遺跡,如亞特蘭第斯大陸、希臘文明及海底建築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地球“核心”的秘密——天然的核反應堆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二三百萬年,它的內部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有人說,如果我們向地心挖洞,把地球對直挖通,不就可以到達地球的另一端了嗎?然而,這卻是不可能的。因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僅為地球半徑的1/500,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的話,那就連雞蛋皮也沒穿透。所以人類對地球內部的認識還是很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