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何時再逢春:人的衰老與死亡(4)(1 / 3)

天津安定醫院院長、精神醫學專家馮誌穎等研究人員對唐山大地震中的幸存者進行調查,取得了瀕死體驗的許多資料。1996年,馮誌穎向新聞界披露了我國首次進行的瀕死體驗研究成果,據他們調查,每個人的瀕死體驗五花八門,各不相同,但可以歸納為40類,主要有生活回顧、意識與軀體分離、軀體陌生感、身體異常感、失重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死亡矛盾感及時間停止、情感喪失等。有的人瀕死時隻感覺到其中的一兩種體驗,有的人則多種體驗同時並存或交織出現。有半數以上的人瀕死時對生活曆程進行回顧;近半數的人產生意識從自身分離出去的感受,遊離到空中約1/3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擠壓的感覺;還有約1/4的人體驗到他們”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仿佛人或靈魂形象,這種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或在世的熟人等;此外,確信自身已經死亡或正在走向死亡,是災難幸存者另一個普遍存在的內心感受,有時則呈現為死亡矛盾感,即在確信自身已經死亡的同時,仍然體驗著生存於世的喜悅。

當年被房梁砸傷了頸椎而瀕臨死亡的幸存者李某回憶說:”我仿佛置身於醫院的太平間裏,看到許許多多的不認識的人,身體好像已經不屬於自己了,接著好像沉在萬丈深淵裏,四周一片黑暗,聽到了一聲聲難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種感覺持續了大約半個小時,心想這回完了,還沒來得及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便要與父母分離,這時便回顧起了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種意識流,想到哪是哪,好像根本不受大腦支配。“

銀行職員王某則回憶說:”當時我正在熟睡中,隻聽見一聲巨響,感覺到一塊天花板砸下來壓在我的胸部,我掙紮著試圖拔出身體,可是怎麼也動不了,想喊,卻不管用多大的勁也喊不出來。這時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隻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麵前,雖然離得很近,但相貌卻怎麼也看不清楚,麵部模糊一片。他帶著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隻覺得身體在不由自主地跟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地下宮殿。此時我一睜眼,發現自己早已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醫生、護士們正在緊張地給我做搶救呢。“

研究發現,每個人不同瀕死體驗的產生,受到社會心理及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但半數以上的人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種歡樂或愉快的感覺。

現在死亡醫學方麵的專家發現,無論地域、民族、文化素養、宗教信仰有多大的不同,一般的瀕死體驗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麵:

(1)異常平靜和寬慰。約有64%~77%的人有這種感受,他們大多數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具有較強的適應力。他們感覺自己在隨風慢慢地飄揚,當飄浮到一片黑暗中時就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鬆。

(2)意識逸出軀體。約有53%~75%的人覺得自己意識脫離了自己的軀體,在遠處極其冷漠地觀察著醫生們在自己軀體周圍忙碌著。這種軀體外的自身形象有時具有呼吸、脈搏等生命特征,並且還可返回軀體。

(3)通過隧道。約32%的人感到軀體在黑暗中晃晃悠悠地通過一個深邃的隧道,並覺得自身被牽拉或擠壓,有時還伴隨一些奇怪的嘈雜聲。隧道盡頭隱約閃爍著一絲光明。據認為,這是誕生記憶的複蘇,即出生時自身通過母親產道而被推到人間的經曆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