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遊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蕩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雖小,但古代造園家通過各種藝術手法,獨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景致,在園中行遊,或見“庭院深深深幾許”,或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見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或見曲徑通幽、峰回路轉,或是步移景易、變幻無窮。至於那些形式各異、圖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錦緞般的在腳下遷伸不盡的鋪路,那些似不經意散落在各個牆角的小品.更使人觀之不盡,回味無窮。

泰山介紹

泰山古稱岱山,岱宗,號稱東嶽,主峰玉皇峰,海拔1545米。為五嶽之首。泰山以雄偉壯麗著稱,曆史悠久,地層古老,風光秀麗,瓊閣掩映,文物古跡眾多。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12座、崖嶺98座、岩洞18處、奇石58塊、溪穀10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眼。

旭日東升等十大奇觀馳名中外。此外,還有古寺廟22處,古遺址97處,曆代碑碣819塊,摩崖石刻1018處。

泰山生物資源豐富,植被茂密,林木蔥蕪,古木參天,花草繁茂,百齡以上古樹名木萬餘株,動物100餘種。

泰山是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最具帝王氣質,故孔子能“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可“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岱廟:泰山封禪祭祀古禦道上的一座宏偉壯麗的古建築群。廟以泰山稱“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號稱“東嶽神府”。

南天門:古稱“天門關”。它建在飛龍岩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門為閣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

十八盤: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餘級,為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玉皇頂:為泰山絕頂,也是觀日出最佳地方。王母池:古稱“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的詩句,唐李白則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闕”的吟詠,足見建廟曆史之久遠。

孔子登臨處:孔子登臨處為四柱三門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莊,額題“孔子登臨處”五大字。

碧霞祠: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位於岱頂,整組建築巍峨嚴整,氣勢恢宏,遠處眺望,白雲繚繞,金碧輝煌,宛若天上宮闕。

普照寺:位於岱麓淩漢峰下,取“佛光普照”之意而得名。

大汶口遺址:

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係氏族遺址。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缽型鼎、鏤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石锛、石鏟、石鑿、骨器等。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所築的戰爭防禦建築,全長500餘公裏。

經石峪:在鬥母宮東北方中溪支流的一片大石坪上,鐫刻著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部分經文,字徑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現尚存1067個。大觀峰:大觀峰削崖為碑,布滿了曆代題勒,摩崖高13.3米,寬5.5米,全文1000字,書體為唐隸。天燭峰:奇石,清泉,大小天燭,懸崖巨壁,將軍山、羅漢峰等鬆濤陣陣,白雲悠悠,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歎為觀止。